環球股市自去年高位大幅度回落,避險情緒上升引致本身基本因素較佳的新興市場亦跟隨大市一同下跌。事實上,自美國去年9月開始減息以來,新興市場整體的表現(包括亞洲、拉美、新興歐洲等)繼續跑贏美國股市,至今回報接近雙位數。新興市場在過去幾年的升市之中,亦曾出現調整的情況,例如於04及06年調整幅度達20-25%,但均能於5個月內完成整個下跌及整固階段,之後重拾升軌。新興市場由去年10月初開始下跌,至3月已見回升迹象;隨着美、歐成熟市場反彈,投資信心回復,估計新興市場的反彈能力亦將較環球股市為佳。
商品市場受惠於股市下跌期間,資金流出以及全球通脹壓力升溫,成為逆市奇葩全面上升。新興歐洲、中東及拉美等國家,能源、物料及工業等行業佔股市比重較高,因此其股市於期內亦表現出較強的抗跌能力;其中拉美地區的回報表現最佳。預計中國、印度對石油、鋼材及其他商品的需求持續,以支持其生產及基建項目,中長線商品將出現供求失衡的情況;通脹升溫加上弱美元,支持商品價格上升,均為盛產天然資源的國家仍被繼續看好的原因。
商品市場抗跌力強
亞洲區的增長潛力當然亦不容忽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4月份的報告中對新興亞洲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維持樂觀,預計在中國帶領下將保持8.2%及8.4%的強勁增長。市場估值合理,再加上盈利增長較其他地區強健,亞太地區將在新一年備受看好。美國經濟在上半年步入輕微衰退的負面影響,將被持續增加的亞洲區內貿易所抵銷。同時,由於亞洲經濟於過去幾年不斷發展,國民及政府收入增加,內部私人消費及政府開支亦日漸提升。另外,利好的信貸周期、資產升值及強勁的亞洲貨幣乃支持亞洲市場的三大因素。亞洲企業的資產負債穩健,在相對低息的信貸前景下,營商環境吸引外國投資。
亞洲股市料追落後
在高通脹引致實際利率下降的情況下,亞洲區的資產價格預料將會維持上升趨勢,強勁的亞洲貨幣滙價為區內的資產前景錦上添花。工業化及城市化這兩大趨勢將繼續成為推動房地產繁榮的基礎及動力。亞洲房地產亦直接受惠於美國聯儲局的寬鬆貨幣政策,在美國帶頭的低息環境下,將有更多的資金流入亞洲市場,追逐亞洲的資產。尤其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爆信用緊縮後,不少投資者寄望以亞洲作為避險天堂。在此前的博鰲論壇中,美林及里昂均表示持續看好亞洲地區經濟以及該區的房地產市場,計劃為兩隻基金募集資金,投資於亞洲房地產市場,其中約20%至30%的資金將投資於中國,其餘為澳洲、新加坡、台灣以及香港等地。
亞洲區股市表現在近半年比其他新興市場遜色,隨整體新興市場回升,亞洲區應可追回落後。當中台灣、韓國在大選結果落實後,致力推行有利經濟發展的政策,正在改善的本土市場,估值在亞洲區內亦屬吸引。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