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春夏繁殖 群居愛吃樹葉

特稿
春夏繁殖 群居愛吃樹葉

沙田顯田泳池出現大批樟蠶蛾幼蟲,香港鱗翅目學會秘書長饒戈指出,每年踏入春夏季節是蝶蛾幼蟲的繁殖季節。有皮膚專科醫生提醒市民,觀蛾賞蝶,要保持距離,免得惹來皮膚敏感,嚴重者應向醫生求醫。

應以清水洗癢處

饒戈指出,在顯田泳池出沒的毛蟲,應屬樟蠶蛾幼蟲(Eriogynapyretorum),每年踏入春夏季節繁殖期,幼蟲數目會迅速增長。這種群居的毛蟲,少則數百,多則逾千,最愛吃樟樹、楓香、番石榴、枇杷果等樹木的樹葉。一般對樹木不會造成嚴重損害。樟蠶蛾幼蟲不獨色澤翠綠鮮艷,化作飛蛾後同樣色澤撩人。他說,根據絲蠶史料記載,樟蠶與桑蠶同科,能吐出蠶絲,絲蛹同樣能用來製造絲製品。
皮膚專科醫生史泰祖指出,踏入春夏季節,屬於毛蟲繁殖期,經常有市民接觸毛蟲後出現皮膚敏感及小紅疹紅腫等現象。市民遇有這種情況,最好減少觸碰癢處,盡快以清水清洗。如果被毛蟲吸盤吸住,應以膠手套把毛蟲拔走。如情況不算嚴重,可到藥房購買治療蚊蟲咬傷的藥擦拭;要是感到紅腫痛楚,可用冰敷。若被毛蟲觸及眼睛,嚴重者應盡快向醫生求診。本報記者

泳客心聲

《係人都怕怕》
「經常會同習泳班嘅朋友嚟顯田泳池學游水,諗唔到裏面原來會有蟲蟲同我一齊游水。今次唔係細細條嘅紅蟲,而係咁大條嘅毛蟲,係人見到都怕怕啦!」
——許同學(右)與吳家姊弟

《免費都唔游》
「北京奧運期間,聽講話全港公眾泳池會免入場費。幾年前公眾泳池發現有紅蟲,𠵱家又再發現有咁大條嘅毛蟲,如果康文署唔徹底解決泳池有蟲嘅問題,我諗免費入場都冇人敢去游水。」
——鄧家姊妹

《避開露天池》
「今年第一次嚟顯田泳池游水,自己習慣操水,游完一個直池又一個直池,完全冇留意泳池入面有冇蟲。今日(昨日)因為天氣凉,所以喺室內泳池游,避得開發現有蟲嘅露天泳池。」
——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