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名暴徒在大嶼山野外用鐵鏟活活擊殺一頭懷孕的黃麖,判處入獄半年。刑期雖嫌太輕,開創了一個良好的先例:虐殺動物的野蠻行為,必須付出代價。
香港與鄰近地區不同,早就立法保障動物的生命受尊重。香港有愛護動物協會、收容遺棄動物的組織,這是香港人足以自傲的生活方式。香港人跟鄰近地區相比,對生命本來有不一樣的價值觀。香港跟隨歐美,禁止屠食貓狗,而不是另一個南韓。不為甚麼,只因為不吃貓狗、愛護動物是國際文明社會的道德主流。許多人的邏輯是:「連人都照顧不來,為甚麼要優待動物?」香港人理應明白,剛剛相反,學會尊重人權,必先由愛護動物做起。
愛護動物,是西方的文化行為。三千年前,希臘哲學家阿里士多德與好友狄奧佛斯特暢遊地中海,登上女人當權的李斯波島(Lesbos)。一起研究島上的動植物,成為西方的動物學之祖。十九世紀的達爾文發揚光大,西方還利用了航海技術之先進、科學探險精神的動力,動物學的研究,不但有所飛躍,而且還因為達爾文的天演論衝擊了神學的堡壘。沒有西方列強帝國主義的擴張,就沒有現代的動物學和植物學。香港的動植物公園,規模雖小,至今仍保存英國人在亞洲各地區帶回來的動物、禽鳥、樹木的遺種,對知識的追求、生命的重視,是英法殖民主義對遠東的一大貢獻。
特區十年來,虐殺動物風氣強烈,因為殖民地帶來的國際文化影響逐步淡出。香港的教育制度本來就是三流貨色,只重功利,課程不是重理工商就是填鴨式的背誦,毫不懂得欣賞自然、尊崇生命。不錯,香港有數不清的寵物店,販賣名種昂貴的貓狗,許多人買寵物,有如搜集LV名牌,炫耀身價,而且三分鐘熱度,討厭了就隨街遺棄。缺少愛護動物的基因,看見四隻腳的生命,自然除了一個「吃」字,眼中並無其他。香港的兒童從小缺乏對動物的接觸,不懂與動物溝通,以此為起點,為了一個錢字,敵視自然,破壞生態,視之為理所當然。
但最令人厭惡的還是一些偽道德人士的雞腸小肚。以香港賽馬會最近的一件事為例:馬會最近決定,准許會員攜帶子女入場觀看賽馬。此舉馬上遭到香港一夥婆婆媽媽的「道德」團體如「明光社」之流的反對,指父母帶子女進馬會,會鼓勵兒童沾上賭馬的惡習。
這夥偽道德組織患上的是典型的「中國式思維偏狹症」。前英國殖民主在香港開辦的馬會,目的不純是為了賭博,還有貴族上流社會的聯誼和消閒。英國人開辦馬會,不止是「賭馬」,還有「賞馬」的人文情懷。馬的血統族譜,有一番科學研究,百馬競走時肢骸奔放的體態,有一番美感的欣賞。一個有人文修養的家長,必定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他是馬會會員,帶孩子進馬場,可以從美學的角度,教子女欣賞馬匹的美感,可以從生物的角度,向子女講述馬的生理解剖知識,他可以叫孩子帶備畫具,在沙圈邊為馬匹寫生,然後給他看徐悲鴻畫馬的作品,令小孩啓發藝術才華,也可以藉馬會的一日之旅,令小孩從小立志做一個獸醫。
優秀的父母自然懂得如何教小孩,不必勞煩他人干擾。馬場向小孩開放,由會員開始,視乎香港中國父母的民智質素,將來還該連公眾棚也一視同仁不分等級一起開放才叫平等。反對的道德衞士,不知是不是視中國的父母為低等,不相信他們能像西方的家長一樣,以人文和科學的態度教導子女賞馬,而必然只把嗜賭的中國基因代代相傳。道德團體見識偏狹,在他們有限的視野中,進馬場必定為一個「賭」字,正如眼見「背脊向天」的動物,必不離一個「食」字,由這些無知的人來指指點點,發揮「民意」影響,以「壓力團體」的姿態教導一個文化悠久的賽馬會制訂政策,加上一個六神無主的政務傭僕政府,香港人怎會不一天比一天愚昧而反智?
殘酷虐殺動物,是香港反智潮流的其中一大表徵。香港的教育制度,盲從功利,一個從小愛護動物的兒童,如果想立志讀動物系(Zoology),香港八家大學,均無學位課程。他如果去海洋公園,看了海豚表演,告訴母親他長大了,想研究海豚的生活形態,想當一個「海豚哥哥」,他的母親多半會罵他沒出息,為甚麼不立志當醫生、工程師、政務司司長,從此憂心忡忡。
在大嶼山擊殺黃麖的暴徒,在法庭求情自辯,說不知黃麖是「受保護動物」,還以為是一隻狗。在這個暴徒的邏輯之中,狗是很普通的動物,可以肆意虐殺,虐殺動物無罪,錯在殺錯了目標。有這樣的成人,自然有追殺小貓的「柴灣十惡」,都是青少年,而且最小的還是十歲的女童。
要證明香港是一個「國際都市」,由小地方做起。不論喜歡與否,「國際」由歐美為核心的現代文明集團來定義,香港人不應只一窩蜂地買LV,香港受過一百五十年的殖民地管治,理應比鄰近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懂得如何尊重生命,請從頭補上愛護動物這一課,少做一些在國際上犯眾憎的壞事,例如欺凌弱小,把一隻黃麖打死。養一隻小貓,好好地對待牠,牠在家裏躺着,睡了過去,多欣賞小貓睡着覺的樣子──牠的遠親,本來是一頭豹子,在遙遠的荒野生活,經過人類畜牧的生活進化,牠從遠方的森林和幽谷中獨自走來,加入了我們這個家,成為我們父母兄弟之間的一員。不要把一隻動物當用舊了的LV和手機,厭倦了,就把牠遺棄,平時多跟牠說話,注視牠的瞳孔,牠會令你忘記壓力,心頭歡欣,牠會告訴你牠的故事,在牠的眼睛裏,有一片在這個暴虐愚昧的都市失落已久的遙遠曠野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