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3月22日於大嶼山海難中沉沒的烏克蘭補給船,深埋海底37日後昨終由有「亞洲第一吊」之稱的華天龍號撈起,重見天日的補給船船身發黃,船尾位置嚴重損毀有如廢鐵,相信意外時曾遭猛烈撞擊。廣州打撈局晚上抽走沉船內積水及派員搜索,有消息指已發現4名失蹤船員的屍體,但警方指未接獲通知,搜索工作今日凌晨仍然進行。記者:周志鴻、麥超億
昨日的打撈工作順利耗時約12小時,沉沒烏克蘭補給船的駕駛艙、甲板及紅色船底已完全露出水面,其間廣州打撈局方面派員乘船靠近沉船船身勘察,昨晚現場所見仍有工作人員乘船靠近沉船船身燒焊修補破洞,另有工作人員將喉管接駁入沉船船身抽取積水。
廣州打撈局副局長何偉章指打撈進度隨時受水流及天氣轉變影響,經搜查發現,沉沒烏克蘭補給船的船底有一個兩米乘三米破洞,若天氣轉壞,打撈工作可能延長至一星期,否則兩至三日內可望完工。他指最重要是令補給船可以自行浮起,否則要將整艘沉船吊上水面由其他船運走,但這做法有潛在危險。
三層圍欄堵截油污
昨日大清早天氣放晴,沉船所在大嶼山海面煙霧漸散。早上6時半,廣州打撈局決定展開打撈工作,海事處封鎖現場一至兩浬海面戒備,10多艘水警輪、消防及海事處船隻在場巡邏,同時為防船艙漏油,海事處屬下污染控制小組在海面鋪設3層圍油欄堵截油污。
由於沉沒烏克蘭補給船船身翻轉直插37米深海底,所以日前潛水員已下水用鋼纜綁緊沉船船身及將船身反正,同時堵塞油管等裝置避免漏油,待正式展開打撈工作便抽出船上積水令沉船浮上水面。昨日打撈工作正式展開,重型吊船華天龍號的吊臂拉起綁於沉船船身的8條鋼纜及進行抽出海水,緩緩吊起沉船。
半小時後,打撈工作取得突破進展,深埋海底37日的沉船煙囱率先露出海面,現場所見髹上藍黃兩種代表烏克蘭國旗顏色的煙囱清晰可見,其間有工作人員乘坐船隻靠近沉船,透過船窗勘察內裏情況。
船尾被撞損毀嚴重
可是期間船艙一度漏燃油,油污擴散面積達50米,在場船隻即時噴射化學泡沫。至中午12時許,沉沒烏克蘭補給船的駕駛艙及船尾部份亦告露出水面,其中駕駛艙疑遭海水侵蝕發黃。至於船尾位置則嚴重損毀,估計是與內地運沙船碰撞所至。
打撈工作持續至傍晚6時,當時沉船的甲板及紅色船底相繼露出水面,其間工作人員抽出船艙積水及搜索失蹤船員屍體。至晚上10時許,消息稱,有關方面已發現四名船員屍體,但仍有11人不知所終。
打撈烏克蘭補給船示意圖
烏克蘭補給船沉沒經過
3月22日:烏克蘭補給船由深圳往南海油田途中,於大嶼山大小磨刀洲海面與中國運沙船相撞後沉沒,補給船上25名船員18人失蹤,7人獲救
3月23日:廣州打撈局派出打撈船「南天馬」來港視察
3月28日:消防潛水員進入沉船船艙找到3具船員屍體,其餘15人料凶多吉少,因海底情況凶險終止搜救
4月16日:有亞洲第一吊之稱的巨型打撈船「華天龍」號抵港,因颱風襲港未能進行打撈
4月27日:沉沒海底37日的烏克蘭補給船,在華天龍號打撈下重見天日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