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瑞琼報道】吸煙危害健康,患有心臟病的煙民雖然病發及死亡的風險較不吸煙患者高出近三倍,但大部份人對戒煙均有心無力,香港大學護理學系一項研究發現,由護士根據患者的戒煙決心再提供合適的支援,戒煙成功率可高達27.8%,餘下的患者大部份也能減低吸煙量或增加戒煙決心。負責研究的專家指,每名煙民的吸煙習慣及原因都不同,制訂合適的戒煙方案可事半功倍。
該研究由03至07年進行,共1,860名來自本港10間醫院心臟專科門診的患病煙民參與,約68%人從未打算戒煙,21%則正在考慮中,其餘患者則在計劃中或已在戒煙。約一半參加者接受約6個月介入輔導,由受訓護士定期跟進戒煙進展及提供支援,而對照組則只由護士提供健康飲食意見。在輔導組中,27.8%患者成功戒煙,較對照組高6%。另外,輔導組中逾半人減少每日吸煙數量,或增加了戒煙動力,比率均較對照組高。
戒煙從懵懂期開始
港大護理學系系主任陳肇始(圖)表示,戒煙可分四個階段,包括懵懂期、沉思期、預備期及行動期,而每個階段的煙民均需要不同的支援服務幫助戒煙,護士會先與參加者定下戒煙日,再根據其吸煙原因、習慣及戒煙時遇到的困難,提供解決方案,並會以電話及面見跟進戒煙進度。她舉例說:「有啲係因為脫癮辛苦而戒唔到,所以會建議用藥,又有一啲人習慣食完飯食一支煙,我哋會諗吓點樣幫佢打破呢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