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壞事 - 陶傑

好心做壞事 - 陶傑

這個世界上,做壞事,有兩種,一種是壞人做的壞事,另一種,充滿爭議,在一個平庸的社會時有發生,叫做「好心做壞事」。
中國社會喜歡自我掩飾平庸,常常發生愚蠢的事,好好的,留下一泡屎,臭氣沖天之際,往往有幾個搖頭晃腦的和事佬出來調停:算了算了,他立心不壞,他是一個好人,只不過好心做了壞事而已。
「好心做壞事」,就可以減輕罪名,邏輯錯在哪裏?錯在於「壞事」是結果,「好心」雖然是原因,但好心與否,到了壞事發生的時刻,已經全然無關重要。「好心」是虛的,「壞事」是實的。一顆心是好是壞,動機是正是邪,是抽象、陰沉,無法證實的;但一件壞事,其災難的後果害人無數,血淋淋的就在眼前。
日本發動侵略亞洲的戰事,提出「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要掙脫白人帝國主義的枷鎖,把英國人趕出香港,把法國人趕出印支,把荷蘭人趕出印尼,也是出於「好心」,但後來卻捱了兩顆原子彈。日皇和東條英機,由日本人和亞洲的利益角度來看,一樣是「好心做壞事」,正如許多人為特區前朝的「母語教學」和「教育八萬五」的副學士護短;叫做「政策正確,執行有誤」。
「好心做壞事」之所以是一句毫無意義的廢話,是世界上幾乎一切壞事,都是出於「好心」。希特拉想為日耳曼民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屈辱洗雪國恥,是好心;赤柬的波布,想建立一個純粹共產的平等社會,也是好心;讓六成中學生升讀大學,人人有一座居屋,也一樣是好心。好心做壞事的人,比壞人更壞,因為他在事前事後,還可以發表一通謊言:我是好人,我的動機是為了國家好,為了這個地方好。
所以莎士比亞《奧賽羅》裏的奸角伊阿高,才那麼與眾不同。他從一開始就毫不掩飾他的邪惡。伊阿高要害奧賽羅,向另一位同僚說了一句獨白:叫做「我不是我」(IamnotwhatIam),意思就是,我與尋常人不同,我做壞事不需要藉口,也沒有動機。伊阿高害人的用心是什麼,變成了千古之謎,這個角色,是邪惡之王。莎士比亞的意思是: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不必判斷他立的是什麼心腸,壞心和好意,是世上最隱秘的一層人性,壞事就是壞事,做了壞事的,一律是壞人。
當然其中也有「好心做壞事」的蠢人。但蠢人也是壞人的一種,而且蠢人往往比壞人更壞,因為他們對好人有一層迷惑,容易令善良的人對他有惻隱之心,憐惜他可能的低智商,對他做下的壞事縱容姑息。一個社會多災難,多不公平的醜行,是這個社會世代釀成的,他們不懂得反省,以為姑息就是寬容,這就是孔子討厭的人,叫做「鄉願」,好心做壞事,你不要Buy這一句,他把你當白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