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兼社會學家大衞尼文道:「根本沒有國家這玩兒,有的只是土地,河流,山丘和平原。」
大白天有機會在飛機窗口位看三萬呎下的山水,地球的確是平的,看不見國界,這種小王子式的語言思想,卻會幻滅在衞星圖像裏。曾經從網上(合法)下載一幅衞星拍攝的地球全夜景,不同層次的藍色中有一點點銀粉以至大到像銀器聚寶盤的點綴。我將之製成牆紙作壁上觀,慢慢從美麗的人間細看見醜陋的國際相。
星塵般的銀粉,當然是夜燈,聚成銀色冠冕的是繁榮的大城市,誰發展得最奢侈,誰耗用最多能源,比看甚麼數據還具震撼力。這壯麗的畫面,除了標示了建設與自然的比例,還表達了貧富懸殊,也解釋了奪得全球最銀獎的美國用紅血在中東交換黑血的原因,反對京都議定書的苦衷。
然後,看着美國的盟友歐洲,也有一卡卡火鑽在閃亮,我想像,這幅圖拍攝於鄧小平最初改革開放前,文革結束後,中國百廢待興,一定不像現在,沒有足夠的銀紙在我的牆上拿到全球第三的銀獎。時光倒流二十年拍下的畫面,中國這片桑葉還沒有染銀,歐美政府大抵不會對奧運諸多動作,宗教種族制度的差異,從來只是政府爭奪資源漂亮的借口,真正為這些問題而痛心疾首的民間力量,在需要使用時成為政權的百搭牌。
國家這玩意兒,在高空中本來是肉眼看不到的,理想主義者看見一定中了全球化地球村的騙局,人造衞星看不到聯合國是軍事經濟強國的俱樂部,但又無力讓這地球藍圖的銀點分佈得平均點,好看點。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