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美國大選<br>贏賓夕凡尼亞州初選 希拉莉白宮路不言棄

08美國大選
贏賓夕凡尼亞州初選 希拉莉白宮路不言棄

打不死,已經變成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莉(HillaryClinton)的習慣。她在賓夕凡尼亞州初選背水一戰勝出,再次挺過出局危機,而且點出對手奧巴馬(BarackObama)怎樣也打她不死,11月大選勝算成疑,她滿懷信心說,「大勢已逆轉了」,美國人應該有一位永不放棄的總統。

希拉莉前日(周二)初選得票率是55%,贏奧巴馬10個百分點。外界選前指她要贏雙位數才能令退選聲音閉嘴,她剛好達標。連同賓夕凡尼亞州,她已在紐約州、加州、德州、俄亥俄州等大州勝出,就算奧巴馬在總得票、勝出州分數目和所得全國代表票數目難逆轉,她也可以向勢成最後裁判的民主黨超級代表說,她11月大選勝算比奧巴馬高。

「全靠你們大勢已逆轉」

「全靠你們,大勢已逆轉了。」希拉莉再現勝利神釆,在費城向歡天喜地的支持者說,這次勝利是她入主白宮重要一步:「往賓夕凡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的路很長,而它穿過了賓夕凡尼亞州的中心。」
希拉莉又向不看好她的人吐烏氣:「有些人看死我,想我退選……美國人不放棄,他們應該有一位永不放棄的美國總統。」支持者向看死希拉莉的人喝倒采,又將奧巴馬競選口號「我們做得到」改成「她做得到」。
奧巴馬在這場初選重鎚出擊,花了1,120萬美元(8,736萬港元)出電視廣告,是希拉莉的三倍。希拉莉特別放大這次勝利的意義,提出疑問:「為甚麼他有異常大的財政優勢,都不能一戰功成?」
奧巴馬則淡化自己再次在大州失利,指他在賓夕凡尼亞州支持率起初落後希拉莉20個百分點,但他成功動員新選民登記,吸引不同背景的人支持,「六星期後,我們收窄了那差距。」
他又放眼下一場大戰的戰場印第安納州,在那裏叫陣:「現在要看你們了,印第安納。」在餘下九場提名戰中,焦點在5月6日北卡羅來納州和印第安納州同日舉行初選,兩州分別有115和72張全國代表票,北卡州黑人多,是奧巴馬囊中物,印州初選則「決勝局生死戰」。

選前負面戰不利奧巴馬

票站調查顯示,希拉莉在賓夕凡尼亞州勝出,主要是基本票源多,白人、工人階層、年長選民和女性選民都支持她。奧巴馬主要票源仍是黑人、年輕和教育程度高選民。他說鄉鎮工人憤世嫉俗、藉「槍枝和宗教」逃避的一番話,令他失去槍主、虔誠教徒和鄉鎮居民選票。希拉莉抬出恐怖大亨拉登靠嚇的競選廣告,也讓她爭得60%游離票。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統計,連「超級黨代表」在內,奧巴馬現有1,719張全國代表票,希拉莉有1586張。在餘下九場初選,兩人再難分難解,誰做候選人,將由黨內794名超級代表定奪。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當支持者得悉希拉莉大勝奧巴馬10個百分點後,彩紙撒下來,氣氛熱烈。
美聯社

三大候選人UphillBattle
-希拉莉障礙-

銀根緊絀
4月開始,手頭現金僅930萬美元(7,247萬港元),欠債卻多達1,030萬美元(8,027萬港元),雖然勝選後數小時經互聯網獲捐50萬美元(390萬港元),但比奧巴馬的4,250萬美元(3.3億港元)現金明顯少,美國大選可是nomoney,notalk

選票落後
賓州勝出後,普選票增至13,877,547張,但仍落後奧巴馬500,000張;全國代表票增至1,586張,但仍落後於奧巴馬的1,719張。超級代表或囿於民意,對投票給她卻步

兩州失利
佛羅里達和密歇根兩大州,年初違規提前初選,被取消全國代表票,最後決定不重選,令贏了模擬選舉的希拉莉失利

抹黑反彈
賓州選前競選廣告搬出恐怖大亨拉登被指靠嚇,雖然分析指廣告助她攻下游離票,但民調顯示她用負面招數,令她誠信失分

-奧巴馬障礙-

疑未夠班
競選經費,普選票、全國代表票領先希拉莉,在賓州競選開支高希拉莉三倍,但仍未能給她致命一擊,或令超級代表懷疑他不能擔大旗

只贏小州
初選至今,一直輕取小州分,卻未能攻下德薩斯、俄亥俄和賓夕凡尼亞等人口大州,跟共和黨麥凱恩決戰輸蝕

太過君子
打着「改變」旗號競選,不屑傳統抹黑骯髒戰,聲言打君子戰,面對希拉莉和共和黨的攻擊機器,必有損失

黑人膚色
92%黑人選民支持他,但可激起反彈。一個例子,他多番澄清自己是基督徒,美聯社民調顯示,15%人仍相信他是回教徒

-麥凱恩障礙-

布殊拖累
現任總統喬治布殊支持率低至28%,拖累共和黨聲望,登記共和黨人減少,像在賓州,共和黨失去逾70,000登記選民,民主黨則新增300,000人。他支持打伊拉克戰爭,民主黨對手可攻擊他是「布殊第三」

開罪右派
有指他將以「不一樣的共和黨人」爭勝,但他偏離共和黨的立場,早令右派不滿,此策略可令他失去黨內支持

年紀太大
麥凱恩71歲,但白宮主人在克林頓時代開始,已換上嬰兒潮一代人

籌款力弱
3月籌得逾1,100萬美元(8,573港元),比民主黨籌款能力薄弱

政治漫畫

奧巴馬、希拉莉與麥凱恩都想入主白宮。美國政治漫畫家布勒德納(SteveBrodner)、孔茲(AnitaKunz)、邁耶羅維茲(RickMeyerowitz)用搞笑幽默的筆法,將他們潛藏的一面展現人前。
英國《衞報》

《希拉莉》
孔茲指出,在任時很受歡迎的克林頓,現時反而成了希拉莉競選的包袱,若她離婚,可能有助選情。

《希拉莉》
布勒德納覺得希拉莉的樣子,好像是為了滿足支持者而變動,特點包括陰沉、敵意、極具野心。

《奧巴馬》
奧巴馬的競選口號是「改變」,孔茲將他畫成超人,代表人們未來的希望。

《奧巴馬》
奧巴馬資歷最淺,因此布勒德納將他的身軀,畫到像藤條一樣瘦,腦袋亦畫得特別小。

《麥凱恩》
邁耶羅維茲覺得麥凱恩有點駝背,肩僵直,身子向前傾,活像一隻準備噬人的獾。

《麥凱恩》
麥凱恩是三人中最年長,被指思想過時。孔茲因此將他畫成長滿藤蔓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