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的《鏗鏘集》,是關於工資保障的問題。被訪的一男一女青年,他們都有板有眼,對答流利長相也得體。第一次看,我非常火滾。第二天在網上將節目重溫,只能嘆氣。
男孩子每早六時要回到快餐店,他提到要在清早五時四十分出門口,語氣帶點無奈,提到時薪太低又有些委屈。你知道嗎?好友與我畢業出來的第一份工作,凌晨四時就要回到公司──在老遠的葵涌工廠區,時薪只較你多數元,你捱過的,很多人都捱過。這兩年多的經驗,該讓你明白,那麼年輕,肯學肯捱,清晨上班雖然很睏,但你值得有多於時薪二十元的人工,和看到大過一間快餐店的世界。
女孩子家住天水圍,讀副學士,姐弟都依靠母親當清潔工的收入,她在同區找了一份兼職侍應的工作,時薪又是二十元。十萬個不明白,為甚麼你不跨區去找兼職?在中環及銅鑼灣,兼職侍應時薪四十元,兼職售貨員時薪三十元,扣除車費,仍然有得賺。如果你有苦衷堅持在同區兼職,頂爛市時薪三十元替小學生補習,也勝過又累又沒得着的二十元。
要幫補家計賺取零用,就得想辦法也不能太計較,如當酒吧拳手時薪一百,工作環境自然較複雜。窮則變,變則通,年輕如你們,只要爭氣,一定等得到站在露台喝香檳看星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