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不接受我訪問的話,我可不可以至少與妳會面?
──AgynessDeyn去信英女皇辦公室
一.《i-D》變成個人相集
這陣子,整個潮流界、時裝界,相關廣告界及媒體的焦點,都集中在她身上。她在Dolce&Gabbana、Lanvin、ZacPosen、Burberry、Versace、MichaelKors、AnnaSui、JohnGalliano、GarethPugh的天橋上;她在巴黎《Vogue》、英國《Vogue》、《Dazed&Confused》、《POP》的封面上;她在HugoBoss、GiorgioArmani、Burberry的廣告上;今期《i-D》雜誌,為綽頭好為徇眾要求好,推出了她的全刊,六個封面,全都是她,全書內頁全部內容,也都是她,在倫敦《i-D》工作的朋友,好日不把書寄給我,一出手,就寄我這一期:AgynessDeynissue。
她的名字是AgynessDeyn(你可以讀作Agk-nessDean,又或直接稱她作Aggy),來自曼徹斯特,操濃濃的英國口音,今年25歲,從前在炸魚薯條快餐店工作,被邀到HediSlimane的生日派對時,她連誰是Hedi也不知曉。她喜歡室內設計,會在派對打碟,是一隊不太有名的樂隊LuckyKnitwear之成員……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面孔,以及她予人的生氣。
二.雌雄同體
實在有太多人曾經用過太多不同字眼去形容她。她有時像長得很美的男孩,有時像鬥雞眼𡃁仔,有時像很有意思的punkgirl,有時活像一個很有趣的女孩,就是那種在派對中,你不知為何,很想走過去跟她談話的女孩。如果你是女模,跟她合照,你將會感到極大壓力,因為她就是有辦法在一張合照中搶去焦點。你會不知怎地,發現自己一直在看着她,她在YouTube中的訪問,其實不怎樣有趣,但你會不期然地,看了一條又一條。她知道自己一笑,就可以把你殺死,她知道只要把手托着自己的頭,你就會過目不忘,有人說她已經取代KateMoss,有說她是新Twiggy,有人形容她為JackieO.xDebbieHarryxStevieNicks,我說她有時倒真令人想起柯德莉夏萍(AudreyHepburn),一個funnygirl街頭版。攣女人對她有無窮幻想、直女人覺得她沒有攻擊性、攣男人想成為她,直男人就……視乎有幾直啦──我拿她的裸照給直到爆的保守男人看,他們看到她的貧乳,顯得非常困擾;沒錯,是困擾──她,是新世代雌雄同體。
三.中獎的方法
認識了一位開酒店的朋友,他旗下的酒店套房,動輒十多萬元一晚,你說很昂貴,他說未來半年也沒有房,因為都已經爆滿。我一直在想,只要你能成功掌握大環境大氣氛,基本上你愛說幾多錢也可以的,無論你收多少錢,別人還是會乖乖掏錢包,只要你「食得正」,就可以。甚麼是食得正呢?就是提供一些群眾想要的、想感受的、想看到的、想參與的事物,在群眾還未意識到自己想要甚麼的時候,你就把答案、願望放在他們眼前,他們自會追隨。天下所有成功的零售商、企業家都是一流社會學家;他們掌握到此刻的你需要甚麼,也預視得到你下一年需要甚麼,他們每一步,都在反映你的需要及願望……在你還未為意「原來自己需要這些」的時候。
四.Aggy的哈哈
Aggy效應,到底代表甚麼?
她的經歷、她的面孔、她的態度,可以形容為「我不知任何事,總之我很高興在這裏,哈哈」,最重要的是那句「哈哈」。她好像從沒苦心經營過,就像很自然地,很順便地,被朋友從街上拉進派對會場,而她很愉快地笑,很高興自己能在此出現,沒有了insider的知頭知路與高傲,不時還會古靈精怪,是一位很正面的,很有活力的街童。這些一切,都反映着此刻fashionblog影響力大過天的街頭動力,國際局勢不明朗(我不是亂扯的,你看美國經濟、京奧聖火事件、英鎊及歐羅升值至想爆想爆的邊緣),使得大家厭倦了一些很冷、很具攻擊性的東西(很多人不諱言已經看厭了那堆冷硬的俄羅斯或東歐面孔),大家渴慕正面的希望感,想要街頭力量,再配合大家對英國風的渴求(Aggy說自己的穿衣靈感來自英女皇!嘩這一句真的幫了她一把)、80年代的回歸(她的打扮是80'spunk)AgynessDeyn小姐,食正了,中獎了。
分析來幹麼?就是為了預測。天氣預測如下:未來,我們將希望看到的元素包括:富幽默感、街童、有腦而友善、感覺清新、具童心、decent而不作狀、就是那種「唔知呀,我貪得意試吓咋」的人、事、物。當局勢不穩,我們很需要以上種種處世態度,和潮流單品。
BlingBling們,請你們小心,因為你們的打扮,違反了以上一切。
《核突褲人》連載第三十五回:
上回講到:核突褲人卓韻芝租了一架二十八座旅遊巴去生日快樂。
核突褲人卓韻芝:MayIdou,Aggy?(慕容萱:做人別太CNN)
待續……
撰文:卓韻芝
本欄逢周六刊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