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小袋藥物易溝亂 重複服用有危險<br>招募藥劑師教隱蔽長者食藥

大包小袋藥物易溝亂 重複服用有危險
招募藥劑師教隱蔽長者食藥

不少長者因病須長期服食多種藥物,易出錯漏,例如食錯藥、亂停藥或重複食藥情況不時出現。聖雅各福群會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合辦「病患者藥療輔導服務」計劃,不定期以講座及個別諮詢方式,矯正長者不良用藥習慣,該學會呼籲更多藥劑師投身義工行列,協助上門輔導更有迫切需要的隱蔽長者。

近三十名銀髮族,個個拿着大包小袋五顏六色的藥丸,以及預先整理好的問題紙,等待義務藥劑師個別輔導,解答用藥疑問。其中一位參加者鄧太,其89歲行動不便的母親分別患有柏金遜症、胃潰瘍、高血壓和腎衰竭等病症,每日服食7至8種藥物,「阿媽唔同嘅病,睇唔同專科,擔心啲藥互相重複,有影響都唔知!」

擔心藥性會相冲

鄧太抱怨醫管局的醫生面診時間太短,難解服藥疑問。月前其母意外跌倒,手術後獲骨科醫生開處補充骨質藥物,鄧太從說明書中發現,該藥不宜腎功能有問題者服用,令她不知應否繼續讓母親服食,又擔心同時與其他藥物使用,造成危險,「問幫阿媽睇血壓嘅內科醫生,佢又唔肯答,叫我問番開藥嘅骨科,但骨科覆診又排喺半年之後,唔知點做好。」後來鄧太得悉聖雅各福群會舉辦免費藥物輔導講座,遂即報名參加。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蘇曜華指,醫管局資源不足,醫生在數分鐘診症時間內,難以解釋各種藥物功效與副作用,甚至出現與其他病科重複開藥情況,「最普遍係胃藥、止痛藥同鈣片,長者睇唔同專科都有機會被處方,變成食多咗,好似過量食中和胃酸嘅胃藥,會影響電解質,干擾到心跳;食太多鈣片,又容易有腎石。」

鄧太(圖)指母親每日須服食多種藥物,易出錯漏。

須調節服食時間

此外,病人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需要調節服食時間,才達最佳療效,蘇曜華指出,「胃藥可能影響其他藥物吸收,最穩陣隔兩個鐘頭先食其他藥;醫胃酸倒流嘅藥,應該晚飯前半小時食,先夠時間發揮藥效,減低晚間發病機會」。他又指,許多長者因不知個別藥物反應,服後感不適,即擅自停藥或減藥,影響病情,故希望透過此計劃向長者灌輸正確用藥知識,「希望多啲藥劑師加入做義工,上門為隱蔽長者提供服務」。
如有意擔任義工的藥劑師可致電28354320或81078324聯絡聖雅各福群會。

長者正確用藥貼士

1.取藥時如發現藥物外形、顏色及服用方法與過往不同,需即時查詢
2.記錄所有藥物名稱,求醫時主動予醫生參考
3.緊遵指示,將整個星期藥物,按日及服食時段,存於分格藥盒備用
4.了解病症、藥物效用與副作用等資訊,配合適當運動與飲食,以改善病情
5.觀察用藥後身體反應,如有頭暈、痛楚,特別是心跳有紊亂或心絞痛,應即時求醫
資料來源:藥劑師蘇曜華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tnext.com
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