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本港依賴進口,面對美國和內地通脹上升,不能獨善其身,但滙率因素對本港通脹的影響並非太大,又認為即使本港加息也未必能壓抑通脹。至於內地透過行政手段控制通脹,成效較市場手段顯著,但影響難以預測,呼籲參與內地市場的投資者,要留意風險。
不宜過份看淡美元
任志剛昨日指出,聯滙制度利多於弊,不可因為短期通脹升溫,資產價格上升或出現泡沫,而放棄與美元掛鈎;聯滙制度可以穩定本港的滙率,對本港的商業和進口都有好處。以目前本港的經濟情況,不一定需要跟隨美國減息。
他又提醒美元滙價雖持續下跌,也不宜過份看淡美元,因貨幣滙價短期波動在所難免,而美元會維持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任志剛又指出,美國次按問題已經接近尾聲,但因次按引發的信貸危機,及對按揭市場的影響仍未明朗,難以預測美國次按危機引發的影響會持續多久,但認為救市的手段已經足夠。對於聯儲局應否出手救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任志剛認為,政府干預市場會構成道德風險,但大型投資銀行倒閉,會嚴重影響市場情緒,政府要平衡道德和對市場的影響。
次按影響未明朗
另外,就今年首季各個股票市場出現波動,港股亦自高位回落三成,任志剛稱,外滙基金出現虧損在所難免,即使港股投資導致外滙基金虧損,亦會繼續持有,因早前承諾不會減持港股,並對本港長遠經濟前景及股市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