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品多無標籤說明生產原料

製品多無標籤說明生產原料

【本報訊】記者昨日現場所見,大部份市面上發售的膠水樽及奶樽,都沒有貼上清晰的標籤說明生產所用的原材料,市民在選購產品時,根本不知道是否含有毒物質,個人健康保障成疑,例如運動用膠水樽品牌Nalgene,只在樽底印有「PC」,沒有其他較詳細的相關生產成份資料。大部份市面發售的奶樽同樣沒有清楚標籤,只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例如提醒市民不要將樽放入滾水中。

烚奶樽勿多於5分鐘

不過,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指出,市民毋須就事件過於恐慌,即使在烚奶樽時只要時間不要長於5分鐘及溫度不應高於攝氏105度即可,另外也不要隨便把器皿放入微波爐加熱,避免因過熱而釋出有毒物質雙酚A。
他強調,一般情況下,冲熱奶入奶樽不會有任何問題,不會因而釋出有害物質,但市民若仍覺得有憂慮,可選擇使用其他器皿如玻璃奶樽等冲奶。他建議市民在購買膠水樽及奶樽時,應到大型有信譽店舖購買,另外也應購買有保證的大牌子,因「雜牌」水樽有可能因生產程序較差而容易釋出有害物質。

如何減低從奶樽攝取雙酚A

‧1.烚奶樽溫度勿過高,攝氏105度已足夠
‧2.烚奶樽時間不應過長,約5分鐘已足夠
‧3.先在其他器皿冲奶,之後才倒入奶樽
‧4.不應將奶樽放入微波爐加熱
‧5.用玻璃奶樽代替膠奶樽
‧6.向有信譽商店買奶樽
資料來源:中大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