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到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四度採購稻米、澳洲稻米失收及印尼疑禁止稻米出口等不利消息刺激,米價連漲五日,芝加哥5月期米昨曾升4.5%至破紀錄每擔24美元(約187港元)的新高。有本港米商表示,在全球大米短缺消息炒作下,預料大米價格持續上升,現寄望泰國下月稻米豐收,紓緩本港食米加價壓力。有食肆擔心周內到港的食米價格會飆升兩成。
一年漲幅逾倍
芝加哥5月期米單在本周已累升逾16%,令過去一年累計漲幅達110%。由於包括政府在內的顧客,因擔心糧食短缺而搶購大米,泰國的中等質素米價於周四歷來首次攀上每噸1000美元(約7,800港元)。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稱,當地100%B級白米在截至本月9日的一個月漲價54%。分析師稱,米價上漲是全球商品牛市的寫照,預料全球將繼續「捱貴米」。
食米進口商通泰行總經理李廣林表示,輸港泰國大米價格近日持續上升,昨日報價升至1,300美元(約10,140港元);雖然輸港的澳洲大米僅佔本港巿場約5%,但連鎖反應下,相信會刺激本港食米上升,「過去一個禮拜,泰國米嘅價錢升咗三成,中國米都升兩成。」他說,本港食米佔九成屬泰國米,現時寄望下月泰國稻米豐收,紓緩食米加價壓力。
料轉嫁消費者
金源米業營運總監林世豪指出,近期食米價格急升純粹巿場炒作,澳洲稻米已失收多年,並非今年突然失收,「澳洲米佔本地巿場好少,佢哋稻米失收,唔應該影響到米價;菲律賓只係大米進口國,唔係出口國,點會影響米價;米價升明顯係巿場炒作。」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本港現存大米約有14,000噸,可以用上約兩星期,當該批舊米用光,估計周內到港的新米價格,因澳洲稻米失收等因素影響會上升兩成,「米價喺年頭開始已經上升,增加內地輸港嘅大米又係遠水救唔到近火,食肆都會轉嫁畀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