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樓市自06年開始進入冰封時期,樓價持續下滑令斷供潮惡化,更演變成衝擊全球的次按風暴,當中位於「風眼」的美國更損失慘重。不過,隨着美元貶值誘來外資入市,加上有意置業的買家因樓價低殘而蠢蠢欲動,令沉寂兩年多的樓市今年終有起色。至於被視為可前瞻樓市動向的標普500建屋股指數今年已反彈13%,遠遠跑贏標普500指數的7%跌幅,反映美樓市有望築底回升。 記者:陳韻妍
次按風暴不但令無數買家慘成負資產業主,更導致部份家庭因斷供而被銀行收樓,痛失家園。樓價插水式下跌,潛在買家都「敬而遠之」,原本欣欣向榮的美國樓市頓時變成死城,但這情況最近開始轉變。
逾半美國人稱現應置業
據路透社/Zogby的調查指,雖然現時經濟放緩,但有53.8%美國人認為現已屆置業良機。樓市數據分析公司RadarLogic資料亦顯示,底特律、波士頓、聖迭戈及克利夫蘭等城市的樓市銷售額均有所增加,其中底特律更升12.8%,反映部份買家趁樓市低迷掃筍盤。
NaroffEconomicAdvisors首席經濟師納奧表示,越來越多「執平貨」的買家出現,當中包括首次置業者及海外投資者。美國房地產經紀協會首席經濟師LawrenceYun稱,美元疲弱,外資買美國樓變相享有七折優惠,令他們成為促進美國樓市的主要動力。部份地產經紀指,主要為來自荷蘭、瑞士及德國的歐洲買家物色可用作度假的房屋,樓價低企加上滙率優惠,對他們來說極具吸引力。
除海外投資者積極掃貨外,一些有意置業的買家亦伺機而動。為了搶客,地產商紛紛舉辦銀主盤巡視活動,務求盡快清理身上的銀主盤存貨。
建屋股為樓市晴雨計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早前亦指,儘管美國大部份房屋存貨要到明年初才被消化,但樓市可望於下半年喘穩。美國2月份二手樓價中位數雖然按年跌8.7%,但銷售卻錄得7個月來首次反彈,待售房屋亦減少3%,反映樓價下跌吸引買家入市,加速消化存貨,有助樓市逐步回穩。
由於建屋需時,建屋商往往在樓市轉好前預先建屋,故建屋股一直被視為樓市前景的晴雨計。標普500建屋股指數於05年7月見頂,其後輾轉回落,但美國樓價要到06年才開始下滑,印證建屋股在樓市周期往往「行先」。如今建屋股在今年1月見底,至今已反彈13%,加上全國建築商協會(NAHB)編製的建屋商信心指數自去年12月創新低後,已逐步回穩,或是樓市復蘇的先兆。
美國兩大建築商DrHorton及PulteHomes今年股價分別升23%及41%,豪宅建築商TollBrothers亦漲17%,三大建屋股表現標青,反映投資者對樓市充滿信心,復蘇指日可待。
美國樓市見底徵兆
‧1.有研究指53.8%美國人認為目前是置業良機
‧2.底特律、波士頓、聖迭戈及克利夫蘭等城市的樓市銷售額均有所增加
‧3.美元持續疲弱,吸引海外投資者買美國樓
‧4.美國二手樓銷售7個月來首次反彈
‧5.標普500建屋股指數今年反彈13%,跑贏標普500指數的7%跌幅
‧6.多隻建屋股今年平均升幅達20%
‧7.NAHB建屋商信心指數回穩
‧8.美國按揭貸款申請指數連續兩星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