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膠凳毆背 一個揮刀反抗<br>為一部手機母子打鬥

一個膠凳毆背 一個揮刀反抗
為一部手機母子打鬥

【本報訊】上水大元村一對「非常母子」昨晨在寓所大格鬥,母親懷疑兒子是家賊偷去其手提電話,質問無果,即以掌摑及膠凳毆背,兒子還擊將她推跌,再拿牛肉刀指嚇喝止,女事主致電報警。警方到場調查,將同告受傷的母子拘捕及送院。專家指無論子女是否有偷竊,家長也不應該以暴力對待,否則有樣學樣之餘,也只會破壞彼此關係,於事無補。 記者:周志鴻

現場是上水圍大元村8巷一幢高三層村屋的頂層單位,男女戶主與一對子女同住。被捕的女事主姓馮(43歲),報稱做統計員,記錄汽車流量;長子17歲,在便利店做通宵班,警方分別以傷人及藏有攻擊性武器,將母子拘捕帶署。

母被推跌傷嘴角

昨晨8時許,馮婦發現手提電話不翼而飛,懷疑是兒子不問自取,於是趁他放工返家嚴詞質問;但對方否認,而且處處針鋒相對引起爭執。馮婦盛怒下一巴掌摑向兒子面部,然後再拿膠凳擊向其背部。劉姓兒子痛極反抗,將母親推跌撞傷嘴角,再走入廚房拿起牛肉刀指嚇母親,喝道:「你唔好再打喇!」然後轉身入房。馮婦嘴角流血致電報警,惟警方到場了解後,認為母子均有刑責,將他們雙雙拘捕並送院治理。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指出,家居發生失竊事件時,家長必須小心處理,倘無證據證明是子女所為,則應採取寧縱毋枉的態度,否則寃枉好人,令子女感覺被「屈」,他們會產生強烈的仇恨感,破壞雙方關係,更有可能做出傷害行為。不過,即使證據確鑿也不應用暴力處理,可以剝削福利或增加勞務作為刑罰;否則子女有樣學樣,同樣演變出其他家庭問題。

「非常母親」懷疑兒子偷其手機出手打傷對方,事後被推跌受傷送院。

母子打鬥示意圖

1)婦人懷疑兒子偷去其手機,嚴詞質問引發爭執

2)女事主掌摑兒子再用膠凳打向他背部,兒子反擊,將母親推跌撞傷嘴角

3)兒子走入廚房拿出牛肉刀,指嚇及喝令母親停手

你的意見?

●發生閉門失竊,疑有家賊,你會如何處理?
●若發現錯怪子女,應怎樣作出補救?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