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煤價急升但遲遲未有再啓動煤電聯動,令華能國際(902)預料今年首季度利潤將大幅下跌逾50%,成為首家發出盈警的本港上市內地電力企業。華能表示,利潤大跌主因是發電用煤價格大幅上漲。有分析員估計,將會有更多電力企業發出盈警。 記者:陳健文
根據內地會計準則計算,華能去年首季度所錄得的利潤約為12.07億(人民幣.下同),即今年首季度純利將少於6億元。華能亦同時宣佈,截至03年31日止,集團旗下電廠累計完成發電量約461.03億千瓦時,較07年同期增加18.62%。
雪災累機組使用率降
華能表示,發電量增長主要是來自新投產及新收購機組之額外裝機容量,及集團電廠所在地區之電力需求增長穩定。集團指,期內同比增幅較大的電廠包括營口、玉環、威海及上海石洞口二廠等。目前華能擁有權益之發電裝機容量為33723兆瓦。
有外資分析員表示,除了煤價上升及不能提價外,期內因為雪災而令發電機組使用率下跌,亦是導致發電企業首季表現欠佳的原因之一。他認為目前市場普遍對各電力企業之首季表現估計太過樂觀,擔心稍後會有更多內地電力企業需發出盈警。
標普將大唐列負面觀察
此外,為解決煤炭供應而作出投資的大唐國際(991)需要先苦後甜。標準普爾昨日宣佈,將大唐國際現評為BBB-的長期外幣企業信用評級,及優先無擔保債券的BBB-債務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標普信用分析師宋曉鳴解釋,主要是因大唐近期宣佈數個新項目,可能導致未來兩年資本開支高過預期。
標普指出,由於近年大唐保持快速增長,故財務狀況一直面臨壓力。如07年大唐資本性開支達260億元,便高於原本預期的160億元。不過,該評級機構認為大唐新項目為利好因素,因新項目可提高煤炭自給自足比例,能進一步穩定現金流及盈利能力。
標普表示,基於新項目支出遠遠超過大唐自身現金流規模,實際影響要視乎其項目融資方式的選擇,有關選擇將有可能對集團的信用保護措施產生一定壓力。標普會在未來3個月內檢討有否需要調整其評級。
華能昨跌3.74%,收報5.15港元,大唐國際則收報4.42港元,升2.31%,由於華能國際發盈警及大唐國際被標普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消息均於收市後公佈,故消息未反映在股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