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夫孭債 匿居美孚<br>非常杜:湯蘭花兩番錯愛負心的人

代夫孭債 匿居美孚
非常杜:湯蘭花兩番錯愛負心的人

【第十五話:湯蘭花】杜惠東簡介─資深電影幕後從業員,現任嘉禾電影公司宣傳部主管,在娛樂圈浸淫近40年,曾任職記者及電影廣告創作人員,76年被嘉禾高薪挖角當宣傳部經理至今,在嘉禾服務超過30年,他與林青霞、張曼玉及鍾楚紅等明星交情甚深。

月前沈殿霞逝世紀念特輯中,一再重播她與多年好友之《友緣相聚》情誼雋永,其中是一段肥肥訪台灣陽明山好友湯蘭花的一輯,不少圈外好友看見50開外的湯蘭花,仍亮麗綽約,他們知筆者素與湯蘭花相熟,來電詢問:「湯蘭花近況如何?她還有沒有唱歌演戲?為甚麼這麼久不來香港走走?她曾在此拼搏,有一段難忘歲月。」筆者看見老友形影,又被圈中友頻頻追問,對這位坎坷美女之大半生風翻浪滾之經歷,又一一重襲心頭。

山地姑娘一曲成名

51年出生的湯蘭花,70年代以一曲《負心的人》瘋魔亞洲,其起伏經歷,只有一個「奇」字能概括一二,這位原籍阿里山鄒族的美人,半生曾三次登上事業高峯,可是如俗語所說:「荷葉凝珠不堪東風一浪」,美女紅星卻兩番「衰」在男人手,生命中所遇兩個男人,都是「冇本心」,兩番席捲而遁,取盡她辛勞積聚的資產,令她陷於絕境。
美女命途先由《負心的人》說起,湯蘭花在阿里山鄒族中原名優路那那.丹妮芙,高大亮麗,吐字清朗,17歲參加學生歌曲比賽時被劉家昌發掘,18歲即憑電影及同名主題曲《負心的人》轟動四海,湯蘭花紅到香港來,60年代末繼姚蘇蓉、吳靜嫻等大紅之後,湯蘭花成了「時代曲歌霸」。聲、色、藝俱優的湯蘭花,成為港、台、印尼、星馬等爭相聘請登台的大紅人,生性節儉的她,積聚了一大筆財富,自然引起某些人垂涎。

18歲的湯蘭花憑電影及同名歌曲《負心的人》,紅遍亞洲。

湯蘭花的楊夫人造型確有幾分似翁倩玉。

債主臨門丈夫失蹤

一個高大英俊青年,以華僑子弟身份力追湯蘭花,兩人拍拖多年,於76年結為夫婦,此人便是玻利維亞籍的應家東,婚後第二年便生下兒子,應家東就和人合股開百貨公司,誰料他欠下了一身債之後,竟一走了之。債主臨門,所簽空頭支票共200餘萬港元,在當年這是天文數字,債主聯手表示若一周內不還債便報官捉人,在台灣破產是要入獄的,湯蘭花此時急起來說:「幸好這害人的老公給了我唯一有用東西,便是和他結婚後也入了玻利維亞籍。」當晚湯蘭花就連夜上機,憑這本南美洲護照到香港,開始苦捱打拼儲錢還債的生活。
筆者記起那天清早,湯蘭花在啓德機場打電話來:「阿杜請來接我,我朋友不多,要徹底另展生命了。」阿杜知有位密宗大師林雲是湯好友之一,即電林雲問:「如何是好?」林雲說有個富人之女也是蘭花好友,在美孚有層樓空着等出租給人,即聯絡此富女賈小姐,取得鎖匙就兩個男人「飛的」直奔啓德,代挽簡單皮篋直赴美孚暫住下來;第二天湯蘭花即找當年海城夜總會老闆,火速安排登台,先賺點生活費再說。
隨後湯蘭花一家家本港及星馬夜總會輪流唱,大榮公司又請拍電影,歌影雙飛漸入佳境,唯一心中惦念是寄養在外婆家的3歲兒子,唯一辦法就只是寄錢,午夜夢迴少不免常以淚洗面。

湯蘭花與應家東結婚時,誰會想到這會演變成一場悲劇。

時來運到當楊夫人

捱至79年一個超好運來臨,日本一即食麵廠出了一款「楊夫人」冷麵,來港選人看中雍容華貴的湯蘭花,梳個高髻穿一身雪白,拍了個「楊夫人」廣告,清新美麗,日本人都覺得這位楊夫人樣貌甚似已在日本大紅的翁倩玉,廣告年費300萬港元,湯蘭花在日本成了大紅的「楊夫人」,解了困境可以昂然回台,還清債務和兒子團聚,加上事業如日中天,這是她繼《負心的人》鵲起後,生命中第二個順景高潮之浪。
80年之更大順景,是處事認真的日本人,突然來函說:「太受歡迎,決定楊夫人麵商標再用一年,不必赴日另拍,原樣照用並寄上首年同等費用300萬港元,希望同意……」湯蘭花在台無端端多了一筆錢,買新屋又和女友合組電視傳銷購物公司。

阿里山的姑娘真不簡單,除了湯蘭花大紅外,還有她的姨甥女白紫.廸雅奇.安娜(右)是鄒族音樂藝術家。

情場騙子捲走半億

81、82年都成為台灣的傳銷天后,更著書立說,寫她傳銷學問和走向人生第二高潮之歷程,竟然暢銷70萬冊,成了名作家。可是到了90年左右,又邂逅一位英俊男士,此人對她兒子特別愛護好感,愛子如命的湯蘭花,在這假象下答應和他共開股票公司,一個觔斗此人又逃之夭夭,湯蘭花好不容易積存下近半億港幣的財富,又一下子轉為負債,這是她生命中第二度遭男人出賣,這一次她幾乎要自殺。
湯蘭花兒子年紀輕,一切未上軌道,她怎可放棄?又想到第一次遭遇時,夤夜隻身走天涯也能咬牙度過難關,這次怎可向命運投降?於是決心一下,又從小型傳銷生意做起,慢慢再積聚再買回如今之豪宅居住,但已心如止水,等閒男人不得近身,不再跨半步入情關。
如此這般生命中兩個男人,兩個大波浪,帶出了她歌影雙紅、日本廣告超紅、傳銷天后這三個大高潮,如今這汪洋中的一條船風平浪靜了,亦可謂不枉此生。
說回台中湯蘭花家鄉嘉義縣嘉義山峽的一道溪流,闊20餘呎,山地小孩每日上學,都習慣涉水渡溪,湯蘭花9歲前未穿過鞋子,就是為方便涉水而行,但每年5月雨水大山洪冲流時,所有山地家長都為兒女擔心,好個湯蘭花在來港打拼返台還清欠債之年,捐了一筆錢在山峽間建了一座橋,方便孩子和鄉人往還,嘉義政府把此橋命名為「蘭花橋」。
撰文:杜惠東

湯蘭花名成利就,並沒有忘本,建了這座「蘭花橋」造福鄉里。

沈殿霞生前主持《友緣相聚》時,到湯蘭花的豪宅探訪她,兩人更大談婚姻失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