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風 - 鄧達智

巴蜀風 - 鄧達智

「巴蜀風」在深圳有三家店,一在福田一在南山,而我去過的是羅湖店,位於愛國路與華麗路交界,建築風格與裝潢細節很有特色,是讓人置身異域風情不錯去處。最愛吃的菜式叫「樂山夾沙肉」,以五花腩夾蓮蓉置糯米上,蒸至極軟極糯灑一撮白砂糖上枱,二十八元一客,又甜又香又惹味,一個人只能吃一點,吃完一盤胃也撐了,不用吃其他菜,在下愛甜爛每次必點。
這「巴蜀風」生意十分紅火,每次幫襯也需深圳的朋友幫忙訂房,他們是極熟的常客,也嘗訂不到房的苦惱,大老闆須親自六點半前入座將地盤霸好。其實不少港客早已識路,那晚與斑馬賜官並一眾為食友覓食,在他後邊指指點點的fans多的是。誰說香港人不吃辣?近年生活有變,北上工作玩樂者眾,以辣為重心的湖南菜、江西菜、雲南菜、貴州菜與麻辣的川菜漸次進入我們的習慣,聞辣喪膽的港人漸次少見,不再多驚少怪。再說深圳雖然客人來自五湖四海,港客仍是重比例,落味輕七分,再辣其實也不是本來的辣。
川菜館不時取個既有文化又具號召力的名字,從前廣州有一家叫「川國演義」開內地川菜館新潮模式。本來在北京城西中關村開首家店的「蜀國布衣」,分店開在靠近南鑼鼓巷與後海,建築從四川搬來一所老房子在京城重建,木樓風格極獨特;幾年前電影《英雄》上市,北京媒體為我設計系列拍專輯,找來紅極一時名模王敏與張信哲以時裝在「蜀國布衣」具特色的背景取景,今天如你走過,仍可見到為數不少的照片在店子外外內內掛上作裝飾。香港今天最難與國內餐廳比較是空間。我們窄窄狹狹,人家寬寬敞敞,設計師的心機可全數展示,這點我們沒法改變,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