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經過首季大幅調整後,估值重返吸引水平,外資證券行再度磨拳擦掌,市場普遍預計恒指在第二季表現遠勝首季。根據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顯示,涉及持股逾5%的主要股東買賣股份轉趨活躍,踏入四月份首兩周已出現不少大手交易,其中以摩根大通及瑞士銀行(UBS)最為活躍。記者:陳景揚
摩根大通在首兩周動作頻頻,除穩坐資金流入港股首位,上周更一擲2.5億元掃入神華能源(1088)近7百萬股,平均作價34.9元,比昨日收市價高0.9元。期間摩通合共掃入16隻股份,只沽出8隻股份,相信摩通以行動證明對港股前景充滿信心。
鞍鋼成外資愛股
至於鞍鋼(347)則成為外資證券行愛股,南韓投資基金MiraeAsset及摩通雙劍合璧下,淨流入鞍鋼股份的資金逾3億元。鞍鋼、神華及海油服務(2883)等能源及原材料股份受大行追捧,散戶可從中窺看端倪。
財險沽壓最大
至於最被外資證券行看淡的股份可說是中國財險(2328),合共被淨沽出金額達2.39億元,為上半月統計資金淨流出最多的股份。摩根大通及瑞銀集團先後沽出87萬及2976.36萬股,分別套現595.9萬及2.5億元;不過,摩根大通在沽貨翌日再增持225.8萬股財險,結果持股量不跌反升,至7.06%。至於瑞銀的持股量則由7.5%降至6.64%。瑞銀的每股平均沽貨價為8.383元,而財險昨日收市價為7.64元,收市後財險公佈的業績遠遜預期,顯示瑞銀眼光準確。
至於最看淡港股的外資行是瑞銀,合共沽出6隻股份及買入7隻股份。雖然數目上買多過沽,但就金額而言,則大為不同,合共淨沽出金額達4.02億元,當中以中國財險及江西銅業(358)沽得最狠。因此,亦令江銅成為繼財險之後,第二隻被外資沽得最多的股份。
大行買貨最多股份
‧鞍鋼(347) 淨投入(億元):2.99
‧神華能源(1088) 淨投入(億元):2.03
‧中國電信(728) 淨投入(億元):2.02
‧太古A(019) 淨投入(億元):1.66
‧中石化(386) 淨投入(億元):0.89
買貨最多五大行
‧摩根大通 淨投入(億元):4.29
‧MiraeAsset 淨投入(億元):2.58
‧德銀 淨投入(億元):2.02
‧Brandes 淨投入(億元):1.90
‧澳洲聯邦 淨投入(億元):1.04
大行沽貨最多股份
‧中國財險(2328) 淨沽出(億元):2.39
‧江西銅業(358) 淨沽出(億元):1.66
‧中國鋁業(2600) 淨沽出(億元):1.29
‧平安保險(2318) 淨沽出(億元):1.25
‧紫金礦業(2899) 淨沽出(億元):1.05
沽貨最多五大行
‧瑞銀 淨沽出(億元):4.02
‧鄧普頓基金 淨沽出(億元):1.89
‧摩根士丹利 淨沽出(億元):1.34
‧法國巴黎 淨沽出(億元):0.69
‧老虎基金 淨沽出(億元):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