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環球債券受注視

暢談富論:環球債券受注視

受美國信貸危機的影響,環球股市於今年首季表現令人失望,恒指下跌近18%,H股指數跌幅更超過25%。股市大幅波動,不少投資者在近日均開始將目光投放於環球債券。事實上,環球債券近日表現突出,雷曼環球綜合指數今年首季總回報便高達6.6%。在存款息率持續下調下,投資者不妨多留意環球債券的投資機會。
近期數據顯示,美國市場已出現衰退迹象︰新增非農業職位連續3個月出現負增長、3月份失業率升至05年9月新高的5.1%、消費者信心跌至16年最低水平、2月份消費開支減少0.6%、新屋銷售跌至13年新低等。

入息穩定夠吸引

展望後市,聯儲局為挽救陷於衰退邊緣的美國經濟,勢必繼續推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回顧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的時候,聯儲局自2001年1月開始至2003年6月曾先後減息13次,合共5.5厘,以刺激美國經濟,當時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更曾低見1厘。
現時,不少評論均表示,美國正面對較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更嚴峻的挑戰,因此,儘管聯儲局自去年9月至今已減息共3厘,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亦由5.25厘下降至2.25厘,但估計美國減息周期仍將持續。在息口持續向下的大前提下,能夠提供穩定入息的環球債券將變得格外吸引,備受資金青睞。
除了受惠於低息環境,環球股市波幅維持於偏高水平亦同樣利好債券表現,環球債券可望繼續扮演資金避難所的角色。事實上,以恒生指數為例,今年首季60個交易日當中,多達27個交易日升跌幅度逾2%,恒指首季波幅更高達36%,遠較2007年全年波幅25%高。波幅遽增,代表股市走向不明確,投資者損手的風險大為上升,因此多會退場觀望,將資金轉投風險性較低的資產。

可分散美滙風險

隨着美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次按及信貸危機的陰霾遲遲未能消退,投資者對環球股市的信心已變得較脆弱,或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重建對金融市場的信心。預期在此期間,部份資金將繼續轉投債市暫泊避險,而信貸評級較高、具備較佳防守性的環球政府債券將較受市場重視。
預期美國於年內將繼續減息,美元長線走弱似乎已成為市場的共識,看好環球債券的投資者,可透過多元化的組合投資於一籃子以當地貨幣發行的債券,一方面把握環球債券的升值潛力,另一方面亦可分散港元跟隨美元下挫的風險。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