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課後首宗幼童流感危殆個案<br>四歲女童併發肺炎命危

復課後首宗幼童流感危殆個案
四歲女童併發肺炎命危

【本報訊】正當港府表示流感疫潮回穩,昨日卻出現復課以來首宗幼童流感危殆個案,該名4歲女童因嚴重肺炎入住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須靠儀器輔助呼吸;上月因流感併發心肌炎入住瑪嘉烈醫院的一名7歲女童,則轉往葛量洪醫院治療。有專家指出,今年流感病毒「立立亂」,個案數字稍為回落並不代表高峯期已過。 記者:白琳、鍾麗霞

衞生防護中心及醫院管理局昨新呈報一宗流感嚴重個案,一名出現流感病徵的4歲女童上周三入住屯門醫院,其後併發嚴重肺炎並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現時情況危殆,初步流感測試結果呈陰性。據了解,該女童毋須插喉,但須靠儀器輔助呼吸。此個案為近日流感疫潮以來,第二宗危殆個案。首宗為因腦炎猝死的7歲男童羅浩明。

另一童仍未出院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則向本報表示,上月20日疑因流感併發心肌炎、就讀佛教林炳炎小學的7歲女童入住該院深切治療部,情況一直嚴重,但上月底至本月初轉往專門醫治兒童心臟問題的葛量洪醫院繼續接受治療。葛量洪醫院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表示,女童目前情況穩定。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副總監何栢良表示,流感個案數目近期確實回落,但難以斷定高峯期是否已過。本港過去10年間,半數的高峯期在春季回落,夏天再起;半數則重複上落,高峯期持續至夏天才回落,「今年病毒立立亂,更加難預測。」
他又指,全港每年有80至90個小童肺炎入院個案,「雖然今次可能係零星個案,但都有機會致命。」目前最有效預防肺炎的方法是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入院風險可減四成。

併發心肌炎難治

美國的數據顯示,小童感染流感併發症致死的個案依次為肺炎、腦炎及心肌炎。由於八至九成心肌炎個案不能查找致病病毒,難以針對性治療,醫生只能維持血壓、電解質平衡等輔助治療,病發首數周是治療關鍵,否則可能出現心律不正致死,或再併發肺炎等其他嚴重病症。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本港每年約10宗兒童心肌炎個案,約三分一會在感染後短時間內死亡,三分一會完全康復,其餘三分一個案的心肌將會永久受損,須靠心臟藥物控制病情,大部份必須移植心臟才能根治,「個機器(心臟)內傷,就會慢慢衰退,就可能要換心。」

流感疫潮事件簿

2月26日
2歲楊仔流感病徵及腸胃炎,在威院留醫17小時後併發心肌炎猝死

3月1日
3歲女童何寶宜感染布里斯本型流感,入屯門醫院11小時後猝死

3月11日
7歲男童羅浩明因流感併發腦炎,在屯門醫院不治,就讀的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停課

3月12日
當局入夜宣佈全港幼稚園及小學翌日停課,並委任袁國勇率領專家小組調查猝死事件

3月14日
當局宣佈正研究今年底為所有兒童注射流感疫苗

3月26日
當局頒佈新指引,日後1%學童流感入院可停課

3月31日
全港幼稚園及小學全面復課

4月12日
香港青年協會青樂幼稚園(油麻地)學校爆發傳染病停課

昨日
新呈報有流感病徵的4歲女童因嚴重肺炎入住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危殆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專家之言
疫苗不足9月才到港 1歲以下減少外出避鋒頭

本港的流感潮一直停不了,新一批可以預防現時在港流行的甲型H3N2布里斯本病毒的流感疫苗,雖然近期已在南半球國家應用,但因數量不足未能「借針」給香港應急,而屬北半球的疫苗因生產出現阻滯,或要延遲至今年9月底才到港。家庭醫生呼籲家長,由於兒童特別是1歲以下幼嬰因抵抗力弱,在現時高危期要盡量減少出街,減低感染風險。

病毒太強 生產困難

今年南半球使用的流感疫苗組合為甲型H1N1所羅門、甲型H3N2布里斯本及乙型佛羅里達病毒,而本港使用的北半球疫苗則是針對現時流行的甲型H1N1布里斯本及甲型H3N2布里斯本。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以往若遇到南半球疫苗可預防現時本港流感病毒的情況,可以透過藥廠購買小量疫苗應急,但因目前南半球的疫苗供應也非常緊張,故沒有多餘疫苗供應北半球。
由於兩種型號的布里斯本病毒也毒性強烈,導致生產疫苗較困難,故今年的流感針多數會延遲抵港。
幼兒感染流感病毒風險特別高,關嘉美解釋六個月以下的幼嬰不可注射流感疫苗,1歲前也不能服食抗流感藥特敏福,在失去雙重保護下,一歲以下幼兒一旦中招,易併發肺炎及腦炎,治療會非常困難,故家長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