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除了還沒開始的比賽競技和名牌角逐以外,近期鬧得亂哄哄的聖火傳遞,幾乎每個安排環節,原來都是一種較勁。較早前一樣搞得熱熱鬧鬧的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近期「忽然」沉寂,不過,北京的奧運食品生產基地,卻不敢掉以輕心,誓要穩守防線,應付隨時可能遇到的突擊。 本報記者
當局的設想是,要令食品符合安全食用準則,蔬菜除了種植期間,連滅蟲施肥所用物料都要有記錄,就連採摘運送給食用者,仍要全程監察,務求每個環節都不會出現人為事故,即使一旦出錯也可迅速追查因由,揪出問題環節。
在北京奧運保安的大前提下,幾乎所有相關的人和事物都受到監測,對人的監視常常遭人批評做得過份,不過似乎沒有人會反對以跟蹤監察方式確保食物安全。
負責向奧運會提供蔬菜的一間農產公司,部份運菜貨車已經安裝了GPS衞星定位系統、閉路電視和溫度、濕度監測裝置,運送過程中,貨車每半分鐘發射訊號一次,訊息資料將發送到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的監控平台。
條碼記錄產地 肥料 農藥
總經理林先生表示,全程監察足以保證食品安全,「遇到車輛貨物的溫度、濕度超標,車廂內出現異常情況,就算司機無故停車和偏離運送路線,都會馬上知道。」
至於監測系統能否準確監測整個運送過程,林只表示,目前的試行階段,還沒有收到異常報告,「堵車不屬於偏離路線,所以經常堵車也不用報告。」稍後奧運開始,農產公司將把12輛貨車納入運送監測系統。
除了運送過程,蔬果本身的栽種記錄也都可以逐本尋源。記者在農場拿起一份包裝好的車喱茄,以閱讀機照射包裝上的條碼,十多顆車喱茄的成長過程便一覽無遺:07年11月6日栽種,栽種面積0.8畝,密度65×35厘米;肥料施用資訊,11月3日雞肥……2月16日冲施肥;農藥施用資訊,2月10日,噴施速克靈。原來從資訊中,可以追溯到有關蔬菜的種植資料,包括來自那一間溫室大棚。
工人須接受品德心理測試
今年2月日本發生「毒餃子」事件,懷疑有人在中國生產及包裝的餃子,放入有毒農藥,奧運食品自然不會對人為問題掉以輕心。北京當局為確保所有食品生產機構的員工,不會因為受人唆擺或者個人不滿現狀而做出像在餃子下毒般的破壞行為,要求農場所有工作人員,都要接受品德心理測試,有不良紀錄的就不能在奧運期間工作。
據了解,長期位居奧運金牌榜榜首的美國,早前因為憂慮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包括指北京生產的雞肉含有類固醇,會令選手無法通過藥物檢測,因而考慮不安排美國選手入住奧運村,改而住在鄰近的南韓,只等作賽時才飛到北京,事情發生於去年底,當時的北京奧運還沒出現太多負面議題,但若美國選手不入住奧運村,將會令北京面子帶來重創,後來經北京奧組委高層到美國游說,美方才改變主意。
不過,現時距離奧運還有117日,不管在傳遞聖火的路上,抑或其他層面,相信仍將有不少聲音在北京四周繼續響鬧。
面子工程:小湯山變優質蔬菜基地
透過GPS監測車輛行蹤,即使北京的出租的士也安裝了這樣的儀器,除了作為安全措施,也可視為另一種面子工程。
產品跟外國水平接軌
其中一個專門為今屆奧運供應蔬果的農場位於北京郊區的小湯山,小湯山在沙士疫潮期間設了一間治療沙士病人的臨時醫院,令它頓時聞名中外,原來這裏也是個溫泉度假勝地,更是北京優質蔬菜的種植基地。奧運期間,這裏的農場將向「兩村、兩中心」即奧運選手村、媒體村、新聞中心及國際廣播中心合共超過10萬人,提供蔬果。為了讓外國人吃得放心,符合國際標準是唯一法門,據了解,農場請過外國專家審核,結果證明產品能跟西方國家水平接軌。
當局計算過,到兩村、兩中心用膳的各國人士,70%吃西餐,餘下30%吃中餐或東方菜式,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提供符合食用安全的肉類和蔬菜作材料。蔬菜方面,現時只是提供溫室種植,但成本比一般農場高四成,普通北京菜農出品賣10元人民幣一公斤的青瓜,溫室種植要賣14元。原來當局曾想過要再好一些,提供品質更佳的有機蔬果,但售價是普通種植的兩倍。這回,「節儉辦奧運」的思維終於勝過面子問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