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煤炭股中線持有 - 熊麗萍

投資萍語:煤炭股中線持有 - 熊麗萍

上周港股上落不足800點,只是周五較突出,恒指在不知不覺中突破24500點,惟成交仍不見特別活躍,因此,不少投資者對近期升市仍相當疑惑。
恒指在不足一個月內反彈4000點,現水平入市的心理障礙實在很大,相反,更多的投資者只會審視一下所持有的股份是否已返回買入價水平,即使仍未能趁機鬆綁,但在心情上卻總較第一季為佳。

內銀股快有調整

不過,從近日與投資者接觸的情況顯示,他們對於投資環境改變的意識明顯增強,並偏向關注所持的股份是否仍值得「守」下去,尤其是大多數公司已派發成績表,提供較多資料予他們作投資決定。
事實上,港股近日升勢主要由中資銀行股、保險股所帶動,重磅股則以中移動(941)為主,反觀滙控(005)及其他藍籌地產股則欠表現。由於滙控於業績公佈後已累積上升近3成,現時作整固亦屬合理,中移動則因為「肩負」指揮恒指的重要角色而持續上升,這些變動均不難理解。但內地銀行股的強勢反彈卻有點意外。
內地銀行股去年度盈利增長強勁已是意料中事,而股價早前過份調整,趁業績消息而反彈實不足為奇。但隨着工商銀行(1398)、招商銀行(3968)為今年首季業績發出「盈喜」之後,這些銀行股更乘勢進一步造好。以上周五收市價計算,工商銀行、交通銀行(3328)、建設銀行(939)、中信銀行(998)股價已從上月低位反彈3成,招商銀行則更強勁,股價反彈4成,而中國銀行(3988)相對較遜,只反彈25%。
筆者對內地銀行股首季發出盈喜的消息也感到意外,反映銀行受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未如預期般嚴重,上周股價急升,料已逐步消化首季盈利帶來驚喜的消息。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於上周五公佈3月份貨幣供應等數據,顯示3月份貨幣供應M2增長下降至16.29%,較1月及2月份分別減慢2.65及1.1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第一季內地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7.5萬億元,較去年同時增長14.8%,增幅明顯放緩,中國人民銀行料暫不必再採取新的緊縮政策,銀行股應可借勢再有5%左右升幅,但隨着上述利好因素消化,內地銀行股料有調整。

消費股只宜短線

本周焦點是內地陸續公佈消費物價指數及本地生產總值(GDP)等數據,若顯示早前的宏調措施產生效果,內地股市可望逐步造好,而保險股中國人壽(2628)、中國財險(2328)及平安保險(2318),短期升幅料可優於銀行股。筆者認為第二季反彈高位尚未出現,但短線投資者宜掌握市場變化及波動走勢,若進一步反彈,可先行減持內地銀行及保險股套現或套利。
相反,個別內地消費股,例如李寧(2331)、百麗集團(1880),仍受惠於品牌及強大的銷售網絡,但股值不算便宜,可作短線買入。能源股仍看好,但選擇不多,以煤炭股最可取,中煤能源(1898)、神華(1088)可中線持有,前者可在15元以下再買入,上周推介的中石油(857)仍可持有,惟升幅則較慢。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