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br>經濟交流,歷史機遇?

拆局
經濟交流,歷史機遇?

中共最高領導人胡錦濤與台灣候任副總統蕭萬長在海南博鰲短短20分鐘的會晤,雙方由頭到尾只講經濟,顯示兩岸關係未來走向,以經濟交流為軸心,而胡一句「兩岸經濟交流面臨歷史性機遇」,更是透露出中共要以經濟催谷兩岸走向一統的思維。
兩岸分治近60年來,中共對兩岸統一,除了越來越強大的軍事壓力和越來越乏號召力的種族和文化認同,一直缺乏足以感召對岸的手段與方法。直至中共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大陸國力日盛,經濟總量由30年前世界排名百位之後,到今日躍居世界第四,中共才有本錢直起腰,向對岸揮舞胡蘿蔔。加上民進黨執政八年,經濟滯後,台灣民眾期待通過政壇變天以求經濟翻身,中共終於找到了兩岸整合的最佳途經。有輿論認為,以大陸「黑洞」般巨大的經濟容量,台灣只要投身其中,用不了30年,台灣經濟將無可避免成為大陸的一部份。

民主台灣難以經濟一統

在中共領導人思維中,經濟決定了社會的政治基礎,民眾只要過上好日子就會成為順民,這種思維已在接管香港和澳門得到體現,但台灣不是港澳,台灣還有相對於對岸優越,又經過兩度政黨輪替檢驗的民主制度,這將是妨礙中共終極目標的最大障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老蕭此行能「融」掉多少塊冰,也不管大陸如何向對岸「放水」,要想通過經濟一統台灣,絕非易事。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