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諺中鼓勵自立上進不靠祖蔭,是「好仔不論爺田地,好女不論嫁妝奩」。這個簡單明確,而且田地妝奩並非家家供應,想當二世祖也要講資格。「自食其力」算什麼?還有「好漢不吃眼前虧」、「好漢不打妻,好狗不咬雞」、「好男要當兵,好鐵要打釘」……之類,亦不過基本要求而已。不難做到。
人類反而對動物嚴苛。
古人最倚重又最親密的戰友是馬。「好馬不吃回頭草」、「好馬不備雙鞍韉」,已是「道德」標準了。做人當然要有志氣有骨氣,但馬很無辜,這邊的草吃光光,回頭一瞧,那邊還有,便跑去繼續,有何過錯?至於鞍韉是主人放置在牠背上的坐具,馬生而效勞吧,沒權力「備」或「不備」,只得承擔載人,無分主客敵我。烈女不嫁二夫可自主,馬似乎摔不掉包袱。
還有「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就過份地以「賢人志士大丈夫」套其身上了。昧心食屈死獸,對,你我行為光明磊落,對不起良心,寃屈了他人的事不幹,因此帶來的利益好處也拒絕。人有良知亦悟因果報應,但禽獸肚子餓了,眼前就見食物,哪知來龍去脈?也無法查找死因,當然先吃了再說。即使來歷不明,牠們亦無刑事或民事上的責任。
何必對禽獸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