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國朋友跟我說,香港這個城市真好,只要坐半個小時車就可以從繁囂的鬧市走進翠綠的山間小道,連礙眼的國金中心也看不到,只看到一片綠意。
想想也真的不錯。紐約、倫敦都是一大片草地;巴黎只有一片小丘,擺了間教堂便放不下別的東西;東京是無邊無際的建築群;新加坡的地貌則像它的生活一樣平板而沒有起伏。只有香港有山有水,而且這些山水還是可以看、可以親近的。
當然,香港的山水可以行、可以遊玩要多謝英國這個前宗主國。
要不是那些來自英國的港督多有周末郊遊的習慣,要不是那些來自蘇格蘭高地的港督如衞奕信銳意保育修建,只怕很多山水成了這個那個豪宅的地盤。
最喜歡的一段山徑是從飛鵝山基維爾營走到西貢,沿路看着西貢的矮屋、遊艇、蔚藍的內海,真有點身處他方的味道。
要是天公造美,吹起東風,把灰塵吹散,更可以看到罕有的藍天碧海。
還記得沙士肆虐的時候,這大片山水成了我們的避難所,讓我們可以暫時除下口罩,呼吸一點新鮮的空氣,舒展一下鬱悶的胸懷。要是沒有這片山水,要是大家只能擠在不見天、不通風的多層大廈,恐怕更多人會被迫的透不過氣來。
希望天氣不要熱得太快,讓我可以和一眾山友多行幾次山,多嗅嗅青嫩綠草的味道。(p.s.今天是兩個山友新婚的好日子。新娘子Sherin很嬌滴滴,在日本山中湖的山嶺卻如履平地,走得比新郎(阿貴)還要快。祝兩位新婚快樂,繼續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