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夜耳語 - 李碧華

某夜耳語 - 李碧華

老人憶述他年輕時聽得麒麟童與兒子的耳語。
先釋「麒麟童」,原為周信芳(1895~1975),著名京劇演員,一代宗師,工老生,又借鑑各表演藝術,風格獨特,世稱「麒派」。五歲習藝,七歲登台,本以「七齡童」為藝名。因音誤,改「麒麟童」,據說是一位八十多歲姓王的老先生給改的。
文革期間,名家首當其衝,拉上台扯下台,架膀子示眾,圍着場子轉,極痛楚、屈辱。兒子周少麟亦受苦。某夜,佈景後有二人輕聲耳語,怕人聽到,極度簡單:──
「你今天都做什麼?」
「勞動。」答兩個字。
「哦。」又不放心,輕聲問:「就是勞動嗎?」
「就是勞動。」
「哦──這就好,這就好。」
父親對兒子關愛之情,什麼也不必多說,但知他「勞動而已」,即無其他摧殘批鬥,鬆一口氣。今天已過,不知明日如何?在這樣艱難的境況,沒消息是好消息,光勞動已寬心。日復一日,連關懷問候也是奢侈的。
母親裘麗琳當時在美國探親,知此險惡,原可自保不回來──但她趕回來了。因愛情自投羅網,遭毒打傷重而死。下放鄉間的兒子後來得悉,哭了,又笑了,道:「高興──她早點走,不用再受罪了……」而這樣的話,亦是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