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本報副刊看到講述喝威士忌經驗的欄目,趕忙仔細看個究竟,希望可以偷點師。只可惜那位飲家只是獨沽一味喝Macallan18年,沒有嘗試其他品牌的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MaltWhisky),也沒有品評SingleMalt跟調和威士忌(blendedwhisky)的分別,着實有點失望。
老爸是個天天喝四両酒的人,可是我並沒有遺傳到半點喝酒的天份。只要喝半罐啤酒或一小杯紅酒,臉就會像關公那樣紅到發紫。有朋友開玩笑的說,在我的頭上加一條「藥引」再點火,我的頭大有可能像卡通人物般爆炸掉。
最近半年下定決心學着喝點酒,學一點酒的知識。看過村上春樹寫的《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後,決定選擇威士忌作起點。
書其實是一本遊記,是村上春樹夫婦在蘇格蘭艾雷島及愛爾蘭的威士忌之旅。他們在艾雷島走遍七家蒸餾所,試飲了它們生產的七種單一麥芽威士忌。據村上說,七種威士忌各有特色,有的有土臭味,非常粗獷;有的比較均衡,香味也較溫和。他又說,七種酒都有艾雷島的味道。
甚麼是艾雷島的味道?據說是「海藻味」、「土腥味」、海潮的氣味。這樣說實在有點玄,其實村上指的是艾雷島的風土味,只要「在那裏住上一陣子的話,自然可以知道那氣味是什麼樣的東西。」
不過,艾雷島不僅有威士忌,更有生蠔,島上的人都愛把威士忌澆在生蠔上一起吃。村上說:「哇,真是美味到不行。」
看過這樣的書,怎能不下決心試試不同的威士忌,感覺一下不同產地的「風土味」呢?當然,還要試試生蠔「送」威士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