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從緊貨幣政策開始見效。人民銀行昨公佈,3月份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按年升16.29%,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7.3%,較1月和2月的18.94%和17.48%增幅明顯下滑,料逐步回落至全年目標16%。弔詭的是,3月新增貸款28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35.84%,但與2月相比卻升16.43%。數據反映經濟過熱問題隨時捲土重來,專家普遍認為,人行從緊基調不會改變,但執行時或會較靈活。 記者:羅嘉銘
人行昨在收市後公佈,3月份內地M2餘額42.31萬億元,按年升16.29%;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15.09萬億元,升18.25%;市場貨幣流通量M0餘額則為3.04萬億元,升11.12%。首季度新增貸款1.33萬億元,同比少增891億元;首季度淨投放現金58億元,同比少投放258億元。
人民幣存款增逾萬億
A股不濟,人民幣各項存款均見增加,單計3月份的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出1970億元;首季度計則增加2.64萬億元,當中居民存款增加1.5萬億元,同比多增3927億元。
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前日已表態,指3月份信貸增速可接受,當中大型銀行在執行政策時表現不錯。渣打銀行中國研究部主管王志浩認為,今年首季新增貸款1.33萬億元,佔全年限額的35%,基本合乎人行的調控目標。他指出,如果即將公佈的3月份通脹是市傳的8.3%,意味通脹戰將告一段落,人行或面對小型銀行要求放寬貸款的訴求,信貸增長在第二及第三季度或會回升。
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則表示,3月份新增貸款比預期略高,但貨幣供應量增長已趨正常,意味去年11月和12月份緊縮信貸環境已結束,並逐步正常化。
人行本季料再加存貸息
事實上,人行今年已兩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現時已達15.5%新高,但招行(3968)預告首季度按年仍多賺1.4倍,反映從緊措施不等於無錢賺,市場早前對內銀股的看法亦過於悲觀。為防止經濟過熱,路透社綜合24名分析師意見,指下一步是加息,料人行本季或加存款利率27點子,下半年則告平穩,另預期本季度貸款利率或升18個點子,年底前再加9點子,而人民幣全年則升11.2%。
市場憂慮中國出口業或因滙率高企而受打擊,但中國海關昨公佈,3月份貿易順差134.07億美元,略高於預期的133億美元,3月份出口同比升30.6%,進口同比增24.6%,是半年來出口增幅首次超越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