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可貸款讀銜接課程<br>副學士救亡困局未解

畢業生可貸款讀銜接課程
副學士救亡困局未解

【本報訊】被嘲為第二個「八萬五」的副學士泡沫爆破,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日公佈救亡建議,包括讓副學士畢業生向政府再借貸報讀銜接課程,政府並會促進更多私立大學為他們提供銜接學位,但教育界及副學士生均指救亡屬「假象」,只會令無法升讀受資助學位的副學士,淪為「次等」大學生。記者:梁美寶、倪清江

前特首董建華於2000年豪撥50億元推出副學士計劃,每年催生兩萬名副學士生,目標令接受專上課程的人口增至六成。惟副學士多年來面對資歷不獲認可、難以升讀大學及未普遍獲僱主認同等困局。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日公佈《第二階段專上教育界別檢討報告》,提出22項改善措施,希望力挽狂瀾,同時強調將來不會再增加副學士學額,主力提升副學士質素。
政府決定由08/09學年起,容許副學士生與大學本科生看齊,准許他們申請經入息審查的低息貸款,據知最高可獲約3.4萬元資助、4至5萬元學費貸款,以減輕副學士生學費負擔;而以往不獲資助的自資學位及非本地銜接課程,未來也可申請貸款。同時,教育局、學術評審局及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將定期檢查副學士收生及離校指標。
教育局預計,資助及貸款新措施涉及額外撥款第一年為3.8億元,至2012/13年將增至8.8億元。局方又成立1億元的質素提升津貼基金,供院校申請,以改善教學質素。政府之前已撥款9億元成立基金供院校申請貸款。

自資學士淪為次等

以往有院校違規招收會考不及格學生,教育局副秘書長黃緯綸認為,院校普遍收生水平均達標,但鑑於寬入嚴出的準則,院校仍可酌情招收不多於10%的會考語文不及格學生,「好似有啲學生設計好有天份,會考語文科失手,一時唔及格,院校見到佢好有天份,都可以酌情收佢,但唔係100個有90個係咁,只係佔好少部份。」
至於若屢勸不聽、不斷違規的院校,最嚴重可被罰吊銷牌照。
不過,正就讀城市大學副學士一年級的阿俊說,修讀自資副學士,兩年學費達10萬元,他現獲政府借貸兩萬多元後,仍要向家人借6萬多元才可繼續升學。他很高興日後可申請政府低息貸款,但擔心政府未有大幅增加受資助學士學位讓他們升學,大部份畢業生最終只可修讀銜接或私立學士課程,而銜接學位是否獲認可仍是未知之數。
立法會教育界代表張文光批評,報告內容只屬舊酒新瓶,無法改變副學士缺乏資助、無質素保證及無升學之路的困局,認為政府建議副學士修讀自資銜接學士,只會再次將副學士生推入困局,最終自資學士淪為次等學士。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日公佈副學士救亡措施。

政府提升副學士質素主要措施

1.容許副學士生申請經入息審查的低息貸款,首年涉及3.8億元額外開支,至2012/13年達8.8億元
2.鼓勵開辦更多經評審的學士銜接課程,並准許有關學生申請學生資助貸款
3.擬訂及公佈一套《副學位界別良好實例手冊》,供社會各界參考
4.成立1億元質素提升津貼基金,協助院校提升教學質素,如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學習經驗
5.院校向政府的貸款還款期,由原來10年延長至20年
6.促進可頒授學位的自資院校和私立大學的發展,增加副學士升學機會
7.物色合適空置校舍作專上教育用途,以象徵價錢租借
8.政府之前已允撥9億元供院校申辦課程及建校
資料來源:教育局《第二階段專上教育界別檢討報告》

留意專業認受性揀通過評審課程

【本報訊】現時副學士課程數目繁多,有大專界人士教路,指學生報讀時應選擇通過學術評審的本地副學士課程;有鑑於出現護理學副學士課程不獲護士管理局認可的例子,學生報讀這類專業培訓副學士課程時,應留意是否具有專業認受性。
八間受資助院校本部或附屬自資院校所開辦的副學士課程,目前毋須再經由獨立機構進行學術評審;其他院校的副學士課程如欲獲認可,需尋求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定學術水平。
本身在城市大學任教的教協大專發言人馮偉華表示,學生報讀副學士課程時,應留意課程是否已通過評審,以及課程的開辦歷史和專業認受性;有些課程雖獲准註冊,但未通過學術評審,報讀的學生不能申請助學金,只能申請免入息審查貸款。
他指出,有些院校會以畢業生成功升讀大學比例作招徠,他提醒學生要了解他們是升讀本報受資助大學學士課程,抑或院校的自資學士或海外大學學士課程,「睇吓係唔係有水份。」

畢業生自資評估

有些副學士課程是由本地和海外院校在港合辦,它們大部份未進行學術評審,畢業生一般需自付2,000至3,000元給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進行學歷評估,馮偉華稱有不少個案都無法通過,「名校開嘅通常都得,但野雞大學好多時唔得;學生應搵一啲人哋讀過,又做過評估嘅課程。」

拆局:製造二等大學生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圖透過把辦副學士課程的院校升格為私立大學,解決現時副學士學生升學及前途問題,但有學者批評,他的做法只是將副學士炸彈延遲引爆,最終只會「製造」一批「二等大學」畢業生。

花積蓄學歷無用

副學士的出現,全因前特首董建華要大量增加接受大專教育的人口比例,一直批評副學士制度的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說,當年副學士出現,完全是因應長官意志、欠缺規劃的產物,當時他已預言最終只會產生一班花盡積蓄、卻無法升讀大學、學歷又不被承認的副學士。
香港現時已有八間大專院校,蔡子強說,若再開新私立大學,一般可以進入大學的學生,也不會選擇進入私立大學,結果變成專收副學士的「二等大學」,他們取得的學歷,僱主未必會與其他大學同等看待,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更嚴重,「原本讀副學士只係用一、二十萬,讀埋私立大學,變成要用五、六十萬,錢用咗,但個學位同樣未必承認,個炸彈始終會爆,只係拖遲幾年。」本報記者

你的意見?

●副學士泡沫爆破,因讀書而欠債的副學士學生,應如何自救?
●除了副學士課程,年輕人若想繼續升學,有沒有更好的途徑?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