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是香港03年正式開放本地航空市場以來,首家結業的新經營者。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不認為開放市場是錯誤決定,強調這是大勢所趨,甘泉結業只是個別事件,空運牌照局一直小心審批航空公司的牌照申請,兼顧公司財務及業務計劃。
再檢討細公司監管
雖然鄭汝樺指發牌制度行之有效,但實情是去年10月當甘泉面對財困要求股東注資,再引入惠理基金作新投資者時,空運牌照局分別於11月及今年2月向甘泉批出全球合共36個航點的空運牌照,包括荷蘭阿姆斯特丹、印度德里及日本大阪等。業界批評,只要無人反對,空運牌照局輕易批出牌照,若航空公司沒有財力開辦新航線,根本是浪費資源。另有業內人士直指,政府開放市場後沒有支援新經營者,例如向新經營者分配需求旺盛、有錢賺的航線,剝削生存空間。
鄭汝樺卻指,現時航空市場競爭激烈,「不一定大公司有錢賺,細公司唔掂。」至於政府會否擔心香港快運與香港航空兩家04年後成立的小型航空公司將會步甘泉後塵,她回應說:「每間公司都面對營運挑戰,政府會密切留意航空公司的營運情況」。政府消息人士說:「政府會作賽後檢討,睇吓監管細公司夠唔夠。」
面對油價高企,航空公司經營困難,過去兩周美國至少有三家航空公司停飛,包括Skybus、Aloha及ATAAirlines,前者亦屬於廉價航空。
廉航始於1978年,由英國弗雷廸萊克爵士(SirFreddieLaker)成立的萊克航空公司,以低成本的空中列車(SkyTrain)航線提供服務,倫敦與紐約的航線只收118鎊。這間由「廉價航空之父」創立的公司深受英國民眾歡迎,但其後面對美國廉航公司的競爭,1982年倒閉。據統計,07年全球廉航公司共60多家,但由於競爭激烈,廉航公司開始聯盟,如柏林航空與一家奧地利航空公司聯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