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杯疑受干擾無人被控

蚊杯疑受干擾無人被控

【本報訊】警方早前完成誘蚊產卵器懷疑受干擾調查,確認沒有足夠證據向任何人士作出刑事檢控;食物環境衞生署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署方化驗過當時懷疑灑過蚊油或者殺蟲劑的蚊杯,又跟進了五個誘蚊產卵指數突降的分區,並無發現可疑,警方的報告亦指,無證據指事件牽涉該署員工。
食環署利用小型塑膠杯,計算每區誘蚊產卵指數。2006年,蚊杯懷疑受到干擾,包括被灑上蚊油、殺蟲水,部份更被移走,當時有指食環署或該署的員工為了「報細數」而犯案,事件期後交由警方處理。何玉賢昨日在立法會上,指警方調查指,無證據顯示事件牽涉該署員工。
食環署改良過誘蚊產卵器的設計,在頂部加上遮蓋,又附了封條,再沒有發現蚊杯受到干擾,該署防治蟲鼠主任袁銘志表示,新設計可以防止滅蚊人員不小心將滅蚊油噴灑到產卵器。

海關增添三檢疫犬

另外,漁護署與海關加強打擊非法進口活禽畜,其中漁護署三隻檢疫偵測犬,在今年2月底派駐入境口岸以來,進行三萬多次巡查,檢獲非法進口肉類14宗,全部交由海關處理。當局會在今年增添三隻檢疫犬,派駐文錦渡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