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不虛 - 邁克

此言不虛 - 邁克

查爾登希士頓當年有幾紅?或者你聽過香港人有句俗語「賓虛咁嘅場面」,形容教人嘆為觀止的大陣仗,出處就是他領銜主演的《賓虛》。一部沒有配上粵語對白的西片,居然有本事潛進老廣高傲的口腔,而且落地生根花開遍野,可見流傳之深與廣──《鐵達尼號》那麼風靡一時,「鐵達尼咁慘烈」也沒有成為販夫走卒的口頭禪,對比之下你就可以想像,剛剛逝世的這位阿伯,曾幾何時入屋過全盛期的里安納度狄卡比奧。
巧得很,上月在台北與幾個當地朋友擺龍門陣,說呀說的,焦小姐不知怎的忽然噗嗤一笑:「他們香港人,賓漢竟譯作賓虛,難聽死了。」舉座台客笑成一團,還逼我即席以廣東話發音,看看雄赳赳的大漢在東方之珠如何虛有其表,淪為弱不禁風的銀樣蠟槍頭。我呢,倒是第一次聽聞世界上有不姓羅的賓漢,劫富濟貧結果當了馬車伕,大家各有各嘖嘖稱奇。生活圈子決定語言色彩,吃什麼飯拉什麼屎,文化差異往往就萌長在始料不及的夾縫,不同方言構成的鴻溝,外國人作夢也想不到。
希氏死訊一傳出,甘生靈通的偵察器已經橫掃互聯網公眾百科全書,發現逝者畢生代表作,由《賓虛》以訛傳訛變成《賓墟》。這又再證明我的偏見不是偏見:網上資料一般粗疏大意,只可參考,不可盡信。當然是那句俗語引起的誤會,賓虛咁嘅場面喎,既然巴閉,必定墟冚,自以為是入土為安寫成「墟」。開口埋口「三個女人一個墟」,堂堂男子漢被扯入師奶八婆的漩渦,周身染上婆乸味,比「虛」更不堪,向來以man自傲的他泉下有知,恐怕會氣到扎扎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