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照單執藥原來很危險,一名77歲患有痛風症的男子,月初根據藥書,自行到藥房配「乳香定痛丸」煎服,服後呼吸困難、口舌麻痹男子即時前往屯門醫院求診,一度需要深切治療(ICU)。衞生署調查發現,配方含川烏和草烏量是正常份量的6至12倍;有中醫表示,該藥方適用於風濕,不適用於痛風症。
該名病人患有痛風症,於本月4日根據一本本港出版、名為《星輝醫療保健系列9——痛風症治療與護理》的藥書,自行按「乳香定痛丸」的配方煎藥,結果出現懷疑中毒症狀,一度需要深切治療,至昨日康復出院。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初步調查顯示配方含過量的製川烏及製草烏,正常配方每劑含1.5克至3克,配方含量高達18克。
中醫:配方主治風濕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曹克儉表示,川烏和草烏是毒性中藥材,製川烏和製草烏含烏頭鹼、中烏頭鹼及次烏頭鹼等有毒成份,過量服用會引致中毒,症狀包括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等,嚴重可導致死亡。他指,製川烏和製草烏屬溫熱藥,主治風濕而非痛風,用量要少,煎煮時間較一般中藥長半小時,配方內應加入甘草中和毒素。他提醒巿民,不要自行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