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深受次按問題困擾的花旗集團,正將總值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的槓桿式貸款及債券脫手,以減輕債務負擔,消息指交易已接近完成階段。由於涉資龐大,若該批債務成功出售,可能被視為金融業見底及自次按風暴中復蘇的訊號。
3私募基金接貨
《彭博資訊》引述消息透露,花旗與其他銀行都有發債協助槓桿式收購融資,但自去年夏季掀起次按風暴後,投資者對相關債券已興趣盡失。隨着槓桿式收購融資債券價格下跌,花旗亦決定蝕讓其槓桿式貸款及債券予三間私募基金,包括ApolloManagement、TPG及黑石集團。該三家私募基金將以平均輕微低於90美仙的價格,購買每美元的債券資產。
PerellaWeinbergPartners合夥人阿貝斯稱,涉及如此巨額的債券交易實在「非比尋常」,但花旗大額轉讓貸款,有助其粉飾賬目,預料短期內將有其他銀行「跟風」。分析指,花旗去年第三季在槓桿式收購(LBO)的稅前虧損達到13.5億美元,是次出售部份債務,將有助其集中拓展核心業務。
SmithAssetManagement資深經理史密斯表示,雖然花旗在次按中遍體鱗傷,但三間私募基金仍願意收購其債券,顯示花旗持有的資產仍算優質。截至去年底,花旗的資產約值22萬億美元,是美國業界最高,但花旗一級資本比率僅得7.1%,比06年的8.6%為低。根據同業界定,一般擁有良好資本水平的銀行最低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