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費單錯地址花740萬補鑊

水費單錯地址花740萬補鑊

水務署為提高服務效率耗資逾2.5億元推行的「客戶服務及發單系統」,被審計署揭發在04年推出初期錯漏百出,包括6,000張水費單地址出錯、署方須多花740萬元增聘人手「補鑊」。
負責處理全港水費賬戶資料與發出賬單的水務署新電腦系統,於04年取代舊有系統。不過,審計署發現,新系統在04年推出後,問題陸續出現,6,000張水費單的中文地址首先出錯,因為中文地址與英文地址的層數顯示有別,部份中文地址比英文地址高了一層,其中200張水費單因此寄錯。

轉新電腦系統問題多

審計署指,系統啓用後水務署接獲的市民查詢及投訴大幅增加,而署方處理的客戶積壓個案不斷上升,包括申請開立賬戶的個案,結果署方要花120萬元聘用大量臨時員工處理有關工作,又要補貼620萬元給該署客戶服務科人員作為逾時工作半年的補償。
水務署當初指客戶系統能提升服務效率及質素,但審計署發現,水務署多項服務無法兌現承諾,例如署方承諾會在3個工作天內向結束賬戶的市民發出終結水費單,但結果05年首季只得38.7%達標率,至去年才提升至99.5%。
審計署又批評,水務署多項服務包括查詢賬戶資料及輸入自行報讀水錶度數等,統統未有提供網上服務,造成市民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