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傳統上被視為對冲通脹的主要投資工具,但著名金市分析員表示,若要真正反映過去30的年物價變動,金價現時應處於每盎斯1400美元水平,顯示黃金可對冲通脹的作用可能褪色。
花旗:商品投資熱減退
WestpacInstitutionalBank高級經濟師斯默克說,在1930年代,以同等份量的黃金,人們可買到一套非常好的西裝,在80年代亦如是,但07年就無法做到。他表示,若以同等質素的西裝計算,去年金價應處於800美元附近,但金價於期間卻大部份時間徘徊於700美元,反映其升幅無法反映物價上升因素。
據他計算,若要充份反映過去30年的通脹因素,現貨金現在理應值1400美元,遠高於目前的900多美元。換言之,黃金可對冲通脹的作用可能名大於實,吸納黃金不足以完全對冲通脹。不過,斯默克估計,金價短期將會跑贏其他商品,而長線回報則應該較低。
另外,花旗報告指,雖然首季全球商品投資額較去年同期增20%至4000億美元(約3.12萬億港元),推動商品價格迭創新高,但這股投資熱潮已經減退。該行分析員稱,自信貸危機爆發後,融資困難大增,令來自擴充產能及興建基建的商品需求減少,不利商品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