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與擊掌 - 李怡

鼓掌與擊掌 - 李怡

兩岸三地領導人的產生,除了得票數與得票率有極大差異之外,另一個最大的不同動作,就是大陸與香港領導人產生時,都有熱烈掌聲,而台灣領導人產生前後,則有大量的擊掌動作。
鼓掌與擊掌,是兩種不同的政治文化。
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鼓掌文化,已成了大部分屬於形式主義的指定動作,鼓掌人真正發自心底的情不自禁鼓掌,可謂罕見,除了在演出活動之時。領導人講話,有時會故意提高聲調,目的就是要聽者鼓掌。至於「選」出領導人之後,「當選者」向選民鞠躬,有權選舉的人當然不好意思不鼓掌了。
擊掌是另一回事。我們見到最多的是同一球隊的球員相互擊掌,又或是球星與觀眾席中的擁躉擊掌。在台灣選戰期間,最常見到擊掌的鏡頭。投票前的超級星期天(三月十六日),民進黨發動「百萬人擊掌逆轉勝」來拉抬謝蘇配的選情。國民黨的造勢活動也頻頻擊掌。至於勝出後,就更是在國民黨競選總部前萬人聚集,擊掌不斷矣。
擊掌源自何處何時,我沒有深究。擊掌動作意味什麼?我個人認為,它有互相鼓勵、傳遞心意的意思,也可以說是一種相互認同的意識形態的象徵動作。以擊掌來代替語言傳達、心意交流,可說更為單純而直接,擊掌動作都發自內心,沒有敷衍成份。
希望在大陸與香港,有一天在領導人產生時,人們能以擊掌來代替鼓掌。
謝長廷講過一個冷笑話,他說「有一種人千萬不能讓他擊掌」。那是什麼人?答案是「仙人」,「仙人掌」你能跟它擊嗎?
這冷笑話在網絡被點閱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