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救華盛頓互惠

私募基金救華盛頓互惠

【本報綜合報道】備受次按拖累的美國最大儲蓄及貸款機構華盛頓互惠公司(WashingtonMutual)獲投資者出手相助,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以私募基金TPG為首的財團將斥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入股,有助紓緩該公司集資壓力,並令市場憧憬次按風暴最壞時刻或已過去。消息刺激華盛頓互惠股價昨早段曾漲逾19%。

涉390億 紓集資壓力

該報引述消息人士稱,該財團快將與華盛頓互惠達成協議,前者有意斥資50億美元購入後者的普通股及可兌換優先股。其中TPG可望在華盛頓互惠董事局取得一個席位;其他投資者包括華盛頓互惠大股東,並可能包括其他私募基金。此外,華盛頓互惠行政總裁基林格有望繼續留任。
報道指出,雖然美國政府未有像早前拯救貝爾斯登事件中,直接參與該財團與華盛頓互惠的談判,但銀行業監管機構可能獲悉華盛頓互惠的計劃,而該計劃意味華盛頓互惠短期內將不會被摩根大通或其他大型金融機構收購。
受累於次按風暴,華盛頓互惠第4季虧蝕18.7億美元,過去數月被迫削減股息、裁員3000人和售股集資,其股價過去1年暴挫約七成。
分析師說,這情況令TPG為首的財團趁機「執平貨」,但若按揭抵押證券(MBS)市場持續惡化,該財團今次投資會損手,並可能需要進一步注資。
另外,國際結算銀行總裁奈特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稱,全球發達國家正面臨二次大戰以來最嚴峻的金融危機,但各國央行現時毋須聯手救市,例如購入在次按危機中大幅跌價的證券。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斯特勞斯卡恩唱反調,呼籲各國政府對信貸危機採取干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