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加劇,對零售業來說,有利有弊,華潤創業(291)的自產食品受「限價」影響不多,對其分銷及零售業務仍然有利。
華創去年盈利49.61億元,於扣除出售非核心資產(主要為石油有關)及物業重估盈餘後,股東應佔核心盈利20.51億元,增長11.2%,每股盈利86仙,已派中期息15仙及特別中期60仙,將派末期息30仙,全年股息1.05元,較上年減少25%,不計特別息,則增12.5%。
去年總體增長較低,主要是出售石油相關業務的影響,使該業務的貢獻下跌64.7%至1.83億元,而其他業務增長強勁,仍可抵銷,去年是明顯轉型(不再經營石油業務)的第一年,整體增長放緩不應過於看重。
超市盈利增逾倍
華創仍以零售為主,包括超市、服裝、工藝品及健康產品等,去年銷售額增27.3%,核心盈利增146%,業務以超市為主,盈利增139%,整體同店增長9.5%,內地同店增長10.2%。超市已銷售自有產品如雪花啤酒及五豐牌食品等;Esprit品牌服裝的同店增長更達15.2%,盈利增長277%,其他零售業務亦增53.8%。
飲品業務整體銷售增40.7%,盈利增74.1%,其中啤酒銷量升30.7%至693.5萬千升,其中內涵增長18.6%,其餘是收購的貢獻,主品牌雪花啤佔總銷量73.8%,增長68.6%,純淨水銷量增31%,營業額升41%,盈利增加190%。
食品加工及經銷業務受到活畜供應短缺影響,遠洋捕撈業務也受高油價影響,但在採購屠宰及鮮肉生產方面仍具競爭優勢,整體盈利仍增8.2%,但已低於營業額的增長21.1%。
紡織業務致力於高利潤產品,亦無上年遷廠的特別支出,營業額只增5.8%,但盈利卻增106%;物業租金穩定增長;投資及其他業務收益平穩,後者是非核心資產,候機沽售,其中以碼頭權益為主。
今年業績料續增
華創去年出售石油相關業務套現,資本支出達100億元,淨借款仍由17.8億元增至40億元,而負債淨比率不過13.3%,去年主要發展是零售的超市以及啤酒業務的收購擴展,目前各類超市店舖已達2400間,啤酒廠60間,年產能約1000萬千升,去年市場份額已達18%,淨利潤率由1.84%升至2.27%,零售淨利率由1%升至1.9%,今年初啤酒仍在加價,可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予消費者。
於超市銷售自有產品,可望帶來較佳效益,今年雖再無石油業務收益,預期續有增長,現價25.75元,PE(以核心盈利計)29.9倍,息率(不計特別息)1.7厘,是穩健股份,可候低吸納看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