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顧引資擴張 忽略內部融合<br>行業趨勢:東航管理不善掀工潮

只顧引資擴張 忽略內部融合
行業趨勢:東航管理不善掀工潮

東方航空(670)為了引入新加坡航空,堅拒國航(753)母公司中航集團入股,另一邊廂,東航屬下雲南分公司3月底卻有18航班臨時折返昆明機場,令逾千旅客滯留,被內地媒體揭發是機師因爭取改善待遇不果及不滿對小時費的處理,而作出近乎劫機式行動抗議。事件反映,東航目前只顧引資擴張,反而忽略了解決內部融合問題。 記者:龍婉嫻

民航局4月3日還想以事件涉及企業內部管理事宜,圖將責任推給國資委,但兩日後卻表示決定調查事件,並稱若發現航班故意延誤,將嚴肅處理,東航亦相應改變聲明,看來剛晉升為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兼民航局局長的李家祥,若不聯合國資委徹底解決東航的「企業問題」,難保奧運前或舉行期間不會再出現同類工業行動。

機師嚴重短缺

雖然東航為保形象和減少賠償,希望大事化小,在事後強撐是天氣所致。不過,事發期間其他航空公司的飛機升降並無異樣,已顯示事件與天氣無關,況且在事前,雲南分公司機師宿舍和飛行樓已貼有煽動性公開信,事後則有機師向傳媒披露指,雲南分公司已立即發還拖欠的小時費,並向機師發短訊表示稅收問題將延期,原因已不言而喻。
自從中國航空業允許民營,加上各航空公司為了增加航班而不斷擴大機隊,機師開始嚴重短缺。先不論2010年要淨增4840名機師,單是去年便有500名機師差額,但全國每年僅可培訓600至800名畢業生,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05年起雖可聘外國機師,但至今關卡重重,因此業界只有挖角應付需要。

跳槽率偏高

近年東航只顧兼併壯大,卻未解內部融合問題,在薪酬與工作量長期不均下,形成機師跳槽率偏高,不過,今次雲南分公司機師使用集體折返這近乎劫機的方式引起高層注意,卻令輿論由同情轉向指摘機師缺乏職業操守,罔顧乘客利益與安全。民航華東管理局已要求航空公司保持每年低於1%機師流失率,挖角更要傾妥「轉會費」(每人70萬至210萬元人民幣),以及不可用不正常手段跳槽。
其實,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公司管理,若東航管理層不肯認真處理總部與分公司內部間的資源調配矛盾,只顧擴張不顧融合,即使迫退中航而引入新航,也起不到大作用,其支線航空公司幸福航空亦會步其分公司後塵,出現勞資糾紛,東航亦會如董事長李豐華形容東航一樣,繼續「爛」下去。

東航與旗下機師糾紛事件簿

‧6/06:青島分公司七名機師辭職,東航索巨額賠償
‧11/06:共22名機師集體跳槽東星航空
‧5/07:雲南分公司機師鄭志巨因辭職遭索賠1275萬元人民幣
‧7/07:武漢分公司13名機師跳槽,遭到公司索賠1.05億元人民幣
‧10/07:雲南分公司機師醞釀在黃金周「集體請假」
‧3/08:雲南分公司發生18個航班「集體返航事件」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