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blog:滙錢去台灣記得用英文名

消費blog:滙錢去台灣記得用英文名

趁清明節假,去咗台灣墾丁4月5日至6日舉行嘅「春天吶喊」音樂會,有300隊band表演,大家喺偌大嘅公園、海灘跳舞,好high(我哋係naturalhigh,冇take嘢,好健康)!嗰度溫度廿幾三十度,為咗同台灣美眉鬥,我哋班女仔都「三點」盡露,我話三點式泳衣呀。
音樂會提供營地,但我哋最後都揀民宿,墾丁好多好靚嘅民宿。外地人預訂台灣民宿,好多時都要滙錢過去台灣。我之前喺網上搵到間,民宿主人叫我經銀行滙錢過去,但當我喺銀行滙錢填上民宿中文名時,櫃枱職員話如果寫中文名,手續費要收貴啲,要250蚊,但如果寫英文名,只需150蚊。我之後問過幾間銀行,結果都一樣。
最後問恒生銀行靚女公關Michelle,佢解釋原來一般電滙,如果收款一方係用英文名,兩地銀行之間可以直接交換資料,但如果用中文名,就要先將中文名轉碼至可以傳送過去,因為轉碼工作由專人負責,所以收費會貴啲。
記住喇,下次滙錢去外地,就算係台灣,都要問對方攞英文名呀!
逢周一至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