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痕 眼亁 流眼水<br>眼敏感情況普遍 窗簾床單是元凶

眼痕 眼亁 流眼水
眼敏感情況普遍 窗簾床單是元凶

【本報訊】經常眼痕、流眼水或眼睛紅腫可能是患上眼敏感,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一項調查發現,市民眼敏感情況普遍,直接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有眼科專科醫生指出,鼻敏感患者較易同時患上眼敏感。他提醒市民若使用類固醇治療眼敏感,有機會增加對眼睛壓力,導致青光眼。 記者:林社炳

一間眼科護理產品公司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上月進行有關本港眼敏感的調查。受訪511名市民過去一年都曾出現眼敏感症狀,72%有眼癢及眼痛、54%有眼亁、53%有流眼水、47%有眼紅等敏感症狀;32%受訪者每周最少出現一次眼敏感症狀;受訪者平均患眼敏感4.7年。
眼科專科醫生關炘榮指出,眼敏感患者主要是覆蓋眼球的薄膜,受到致敏性物質的剌激而產生過敏性反應。患者的眼睛會出現痕癢、流眼水、紅腫,甚至痛楚等反應。患有鼻敏感、哮喘、濕疹和有過敏性家族病史的人士,較易患上眼敏感,四成眼敏感人士同時患有鼻敏感,部份人更用鼻敏感藥物治療眼敏感。

服藥引致困倦疲累

關炘榮表示,引起眼敏感的致敏原,包括室內床單上的塵蟎、窗簾的塵埃、地毯、動物毛髮及皮屑;室外的如花粉、真菌孢子及灰塵等污染物。煙霧、香水或廢氣等雖只是剌激物,而非致敏原,但能使敏感症狀惡化。
傳統治療眼敏感的療法大部份治標不治本。患者最普遍使用去紅筋眼藥水,只能短暫紓緩症狀;系統性藥物未能有效治療眼敏感。
關炘榮說:「有眼敏感患者,可能會要求醫生注射類固醇控制敏感症狀。」但類固醇有增加眼壓導致青光眼及增加繼發性感染的風險,至於抗組織胺的療法,由於不能抑制肥大細胞釋出致炎的介質,故不能預防眼敏感。
自幼患有鼻敏感的Eva說:「經常流鼻水又流眼水,隨身要帶備紙巾抹拭。」最初向普通的家庭醫生求診,使用口服藥和噴劑治療,服藥易困倦疲累,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及起居生活。至於患有鼻敏感多年的Doris,她說經常不停打噴嚏,每次換季整理衣服,最易出現鼻敏感及眼敏感。
眼科醫生鄭澤鈞解釋,若只間中出現眼睛痕癢或有少許紅筋,未必一定是眼敏感,除非症狀持續則要求診,由醫生診斷是否出現眼敏感。

對抗眼敏感致敏原貼士

‧應每周以攝氏60度水溫洗床單
‧經常清洗冷氣機隔塵網
‧減少使用化學清潔劑及化妝品
‧用濕布清潔家居、使用空氣淨化器、常清洗地毯
‧經常以攝氏60度水溫清洗窗簾布
‧使用合適的藥物療法
資料來源:眼科專科醫生關炘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