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荒蕪山頭變蝴蝶園

赤柱荒蕪山頭變蝴蝶園

【本報訊】房屋署將斥資5,000萬元,把赤柱一處荒蕪小山丘打造成一個集教育、休憩於一身的特色公園。公園一角會種植五顏六色的杜鵑及洋紫荊花,吸引區外蝴蝶到訪,成為蝴蝶集中地;園內又會設置教育徑及自然生態角,以展板介紹公園內昆蟲和植物資料。公園今年8月施工,預計2010年3月落成。

前身是馬坑村

這個位於赤柱美利樓旁、佔地五公頃的小山丘,前身是馬坑村,80年代清拆後只剩下一座屬歷史建築物的北帝廟,平時人煙罕至。房署總建築師何樂素芬帶記者參觀小山丘時表示,房屋委員會按法定規劃文件的要求,清拆馬坑村後要在原址興建公園,供公眾享用。房委會經過多次諮詢市民及環保人士後,決定以保育小山丘為原則,開拓一個集教育與休憩的公園。
公園落成後將會有一個蝴蝶園。鑑於現時小山丘內樹木大多是石栗、台灣相思及大葉榕等生態價值不高樹木,房署決定引入色彩斑斕兼可吸引蝴蝶的洋紫荊、杜鵑和印度馬兜鈴等,希望成為蝴蝶棲息地。不過,為平整小山丘斜坡,房署要斬去約100棵樹木,但未來會種100棵樹作補償。

建成後的赤柱蝴蝶園,遊人可通過展板認識園內昆蟲和植物。 房署提供模擬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