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專家鑑定「安全有問題」的廣州番禺洛溪大橋,前日橋面再度出現裂縫,並有鋼筋斷裂,大橋被迫再度單向封閉,緊急維修,導致這條廣州通往番禺的大動脈當日大塞車。該橋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上世紀80年代捐錢建造,並因長期收費惹霍英東不滿,向媒體投訴。大橋昨日凌晨已修復通車,當局再稱大橋主體安全無問題。
前日下午四時,該橋廣州往番禺方向距離收費站300米處的橋面伸縮帶被發現有裂縫,橫跨橋面,長度約3米,闊約30厘米,能看到裏面裸露的斷裂鋼筋。大橋一條車道其後封閉,令本來雙向四車道的洛溪大橋十分擠塞。下午5時起,南下車輛就排起長龍,車龍一度長達5公里。有巴士乘客亁脆下車步行過橋,平日車流不息的洛溪大橋竟成了「步行街」。當晚,廣州市有關部門緊急開始封路維修,至昨日凌晨,斷裂處已修復,並鋪上瀝青,上午大橋恢復通車。
處處裂縫仍稱安全
洛溪大橋由霍英東捐款於上世紀80年代建造,1988年通車,是當時珠三角最重要,也是第一條最長的跨江大橋。幾年前,霍英東曾就該橋的收費表示不滿,一度引起霍與廣州有關部門對大橋歸屬的爭議。近幾年,經常傳來該橋出現裂痕的消息。負責設計大橋的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一名副總工程師指,該橋伸縮帶斷裂,與當年建造和設計水平有限有關,引橋和主橋連接不完美;2002年維修時,所用的材料又不很適合;加上該橋日通車數萬,超過設計標準,導致出現問題。
由於外界對該橋的質量存疑,廣州市曾於2004年及2005年對該橋作全面檢測,檢測報告指,該橋橋墩、橋樑、橋面鋪裝、支座、伸縮縫等已出現明顯和嚴重的裂縫及破損,其中橋面鋪裝裂縫及露骨現象非常嚴重,結論指洛溪大橋有安全問題,建議全面大修。但廣州市政府前晚發佈消息稱,經專家鑑定,大橋橋樑主體結構安全,否認安全有問題。
廣東《南方都市報》/廣州《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