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醫生5大避忌

專科醫生5大避忌

行行都有「職業病」,醫生也不例外,不同專業的醫生因為見得傷病多,日常生活都會特別謹慎留神,避免「瘀皮」能醫不自醫,像皮膚科醫生避曬太陽保皮膚白滑、骨科醫生不戴戒指免扯甩指、精神科醫生極力避免婚外情、婦科醫生說話忌粗鄙大聲、臨床微生物醫生不吃生蠔及刺身,全部有根有據,不是偶然。 記者:張嘉雯

不戴戒指防扯甩指

「我哋唔戴戒指,你見大部份surgeon(外科醫生)就算結咗婚都唔會戴,因為見得太多戒指撕裂損傷,成隻手指扯甩,唔敢戴。」高拔萃說,骨科醫生也鮮會讓子女溜冰,因為他們接觸過不少被溜冰刀𠝹傷手的個案,通常鄰近溜冰場的醫院,如東區醫院、瑪嘉烈醫院見的病例較多,輕則跌斷手腳或皮外傷,重則墮地後被輾斷手指,暑假、新年及聖誕等學校假期是高峯期。
由於骨科手術涉及螺絲、鋼線、人工關節等外來物,對衞生要求較高,平日工作時,骨科醫生雙手會各戴兩隻手套,替病人消毒完後就脫去外面那對,而且不會選用現時流行的超薄手套,「因為我哋好似工匠咁,會用鎚、鋸、鑽,又會摸到骨,手套太薄就會容易刺穿。

骨科專科醫生
高拔萃

避曬太陽保生招牌

一張白滑的臉,是皮膚科醫生的生招牌,陳衍里一臉白皙除了是先天,也有後天努力,平日他不會曬太陽,如果無可避免接觸日光,會先塗防曬,比一般男士講究,「我唔會食煙,因為食煙啲皮膚會老得好快,平日會飲紅酒、飲綠茶,有抗氧化作用。」
近日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爆得旺盛,平日至愛SPA及桑拿浴的他,惟有暫避鋒頭,「我好鍾意浸SPA同桑拿㗎,𠵱家唔敢呀,massage(按摩)都唔敢,或者一按完即刻冲shower(花灑浴),唔會浸commonbath(公眾池),喺屋企先敢浸,成日見到啲病人(染病後)個身一嚿嚿,起晒膿頭又潰爛咁,點敢呀!

皮膚科專科醫生
陳衍里

怕婚外情無好收場

以為精神科醫生只是對藥物及酒精特別警覺,但原來對感情也會非常小心,「因為見得太多婚外情,通常都無乜好收場,淨係三角戀都夠死啦,啲病人嘅精神會相當大困擾,會盡量避免。」精神科醫生對女病人、女護士會特別「警惕」,「我同病人永遠都係醫生同病人關係,唔會做到朋友,如果有病人話要喺診所以外地方見面,我唔會應承,以前有啲行家就係咁出事。」
陳仲謀說,精神科病人把心底秘密向醫生吐露,容易出現情感轉移(transference),「並唔係話個醫生高大威猛靚仔過人,而係醫生要輔導病人,病人連同丈夫或者男朋友嘅性生活咁delicate(細密)嘅嘢都會講,醫生幫到佢,好容易令佢將情感搞錯。」他直言,醫生與病人發生感情非常危險,「醫委會可以釘牌㗎,我哋成日講笑,如果有個鍾意嘅女仔,就叫佢去睇第二個,然後自己去追囉。」

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仲謀

戒食生蠔驚菌入肚

醫學界中,最不理想的「飯腳」,極有可能是微生物及感染專科醫生,他們平日不吃刺身、不吃生蠔,蛋要全熟,雞肉不可以有鮮血,他們的眼睛猶如顯微鏡,每種食物有甚麼細菌病毒,他們都可以如數家珍。
何栢良笑言,同行偶然會笑他們甚麼都不吃,「早排同啲醫生去大陸玩,有個地方,用柴火煮螺,個個就拎住個碗等食,但係黑麻麻乜都睇唔到,都唔知食緊乜,我同佢哋講番早排國內啲凉拌福壽螺出事,啲螺被污染咗又無煮熟,老百姓食完上腹痛,之後仲腦膜炎,有成過千人中招,講完之後一個二個放低晒筷子。」

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
何栢良

切忌粗魯易招投訴

靳嘉仁說,婦產科可能是最溫柔的專科,男醫生說話時斯斯文文,「就算係好大隻,平時好man嘅男醫生都唔會粗粗魯魯,因為會俾人投訴,講說話唔可以猥瑣粗鄙,要從女人角度出發,𠱁吓𠱁吓咁,以前喺醫院做嘢,啲新醫生講嘢大聲啲,啲senior(高級醫生)一定會出聲話,潛移默化自然溫柔細心啲。」
因為經常會接觸病人下體,婦產科醫生習慣經常戴手套,「婦產科醫生係慣咗手勢,一掂個病人就會戴手套,就算摸吓個肚都會戴,以前好古老嘅公立醫院資源缺乏,都起碼戴一隻手套,因為病人可能有啲好特別嘅感染,例如椰菜花呀、陰蚤呀咁。」

婦產科專科醫生
靳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