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加快旅客過關,並試行較快捷的e道系統,入境處正構思境外旅客e道系統。入境處處長黎棟國表示,現時境外旅客過境時間比香港居民慢許多,旅客e道可以加快流程。旅客e道亦可作為香港居民特快e道的試點,加快各口岸出入境時間;但有立法會議員則認為,市民毋須為區區五秒的一時之快,徒增身份資料外洩的風險。
正構思旅客e道系統
即將本周一展開退休前休假的入境事務處長黎棟國昨日接受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訪問時表示,訪港旅客數量越來越多,旅客處理時間比香港居民慢,每處理六名香港居民,才能處理到一個訪港旅客:「我哋考慮喺機場做試點,如果頻密訪港嘅旅客同意,交出生物特徵,即係指模畀我哋,咁就可以實施旅客e道。」該系統最快可於今年六月使用。
黎棟國指出,目前香港居民使用的e道系統,較內地的同類自助過關系統慢,原因是香港使用了一套較嚴密的身份確認程序:「因為大家設計唔同,我哋e道設計靠身份證持證人模板,因為個人私隱問題,模板加密咗,所以插個身份證入去要五秒時間解碼,仲慢過櫃員機。內地設計唔同,要求持證人做登記手續,手指模板擺喺口岸後台數據庫度,當喺內地過關,閱讀機只需要讀證件號碼,就可以抽到個模板出來,唔使每次解碼,慳番嗰幾秒。」
資料納各口岸數據庫
入境處正考慮參考內地e道系統,希望日後設立特快e道:「只需要持證人畀個授權許可我哋,就可以做。」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說,不反對政府設立特快e道,但強烈勸喻市民,切勿貪圖一時之快而授權政府將自己的指模資料納入各口岸的數據庫。
涂謹申說,身份證資料十分重要:「多一個地方擺你嘅資料,就多一分風險,我覺得犯不着為咗慳嗰五秒而冒險,亦唔建議市民接受。」黎棟國則聲稱,後台數據機保管嚴密:「入境處都貯存咗好多市民嘅資料,冇人攞得到。因為本身係一個封密嘅資料庫,唔係人人都入去睇到。」
你的意見?
●倘設特快e道,你願授權指模資料納入各口岸數據庫嗎?
●你對數據庫資料保密有信心嗎?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