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肆飯餸「加料」事件再發生。有市民於食肆進食沙嗲飯時,發現咀嚼的「洋葱」太韌,吐出一看驚覺是三、四厘米長的橡筋。有醫生稱誤吞橡筋會腸塞,細菌也或隨此進入腸胃引致中毒。
以為洋葱「咬極唔爛」
讀者陳先生昨發電郵本報報料,指3月30日光顧旺角彌敦道沙嗲王餐廳時,點了沙嗲炸魚飯,沙嗲汁混有洋葱。他進食時突然感到口中「洋葱」口感有異:「咬極唔爛,吐出嚟,原來係一條大約有三至四厘米嘅橡筋。」他形容該黃色橡筋已斷開,顏色與沙嗲汁相似:「小朋友唔知以為都係食物,如果吞咗唔知會有乜後果。」他說事後店方願意退錢,但未能解釋為何會有橡筋。
沙嗲王分店經理陳小姐對事件抱歉,並稱正調查起因並加強店內衞生。
醫生指誤吞會腸塞
家庭醫生關嘉美說,若橡筋太長並打結,誤吞或會引致腸塞,就算可排泄出,細菌或已隨它進體內:「唔通佢會洗吓條橡筋先煮咩。」食環署回應正翻查資料跟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