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商品市場大回吐 需求勁續看漲<br>JF睇好金屬、能源

無懼商品市場大回吐 需求勁續看漲
JF睇好金屬、能源

美國信貸危機拖累環球股市表現波動,吸引資金流向商品市場,令眾多商品價格水漲船高,金價曾破每盎斯1000美元,油價亦曾高見每桶110美元。雖然近期商品價格出現調整,但JF五行基金經理DavidSmith認為,商品後市在需求強勁下仍然看漲,在基本因素支持下,金屬和能源商品後市最值得看好。 記者:梁慧雯 攝影:李潤芳

近期商品價格顯著調整,部份投資者擔心商品牛市已經完結,但DavidSmith從基本因素分析,相信商品上升周期未完。他說:「中國在內的亞洲經濟體系仍在穩步增長,城市化及工業化持續,將支持商品需求,特別是內需相關的商品最值得看好。亞洲國家如印尼、韓國的經濟亦向好,如投資能源、金屬及農產品等的商品上,回報可被看高一線。」但他同時指出,商品市場出現投機活動,將令商品後市變得波動,要尋找具潛力的商品投資,需從供求基本因素出發。
DavidSmith稱,美國經濟正處於困難階段,預期當地失業率有機會向上,當失業率高企,市場對個別商品如石油及基本金屬的需求可能向下。不過,美國聯邦儲備局持續以減息挽救已陷入衰退的經濟,市場預期股市表現反覆向下,次按危機揮之不去、股市及樓市不振,反而令市場資金走向金市。

亞洲需求抵銷美國放緩

另一方面,中國、俄羅斯及印度經濟穩步向好,對商品的需求持續增加。事實上,美國在金屬及石油消耗量佔全球份額不斷下降,相反,中國的比重則正在上升(圖1)。DavidSmith預計,中國對銅、鋼等基本金屬,會由2000年佔全球消耗量約10%,升至2010年的30%。明顯地,美國已不再是商品消耗的最大經濟體系,取而代之,是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在強大需求下支持商品價格。
至於農產品商品,美國當地有政策增加農產品成為燃油副產品,如將玉米製成油類的副產品,令玉米供應減少,可能推高其價格。另外,全球健康飲食文化趨勢,令部份消費者對食物要求有所改變,偏向有益的農作物,將令某類農產品如蔬菜的需求增加,長遠利好農產品商品價格。

 

供求失衡推高價格

DavidSmith指出,每個商品行業都存在投資機會,過去商品價格屢被推高,部份原因是商品的供應與需求失衡,當需求持續而供應卻不能滿足,價格便逐步攀升。亞洲國家的基建發展將推動個別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大,如中國的港口及鐵路建設會增加當地對煤和鐵需求,令當中的商品價格有上升的誘因。

基本金屬受惠內地大搞基建

在金屬、木材、水、能源及農業相關的多種商品中,DavidSmith從需求角度最看好金屬及能源,但金屬並非指黃金等貴金屬,而是主要用於基礎建設的基本金屬如鋼材、銅、鋁等,並指相關股份可望因而受惠。他解釋:「中國大量的建造工程對基本金屬需求殷切,基本金屬如銅、鋁、鎳、鋼等價格過去走勢強勁(圖2),中國已成為全球鋼材主要消耗地區,預測到2011年,中國佔全球鋼材需求達38%(表1)。」

 

LNG煤炭需求增

至於能源方面,除石油外,DavidSmith亦看好液化天然氣(LNG)及煤炭行業。他說,亞太區對LNG需求不斷增加,由95年每年的5000萬噸,預料到2015年會增加至1.5億噸,10年內需求增長達2倍。此外,亞洲國家對電力需求增加,預料會由2005年每小時2500兆瓦時,增至2030年時3萬兆瓦時,帶動市場對煤炭需求,單是內地在電力方面對煤炭需求,已由2000年5億噸增至2007年的12億噸。

肥料行業有前景

近期米價急升,市民紛紛搶購,DavidSmith認為農產品價格上漲,主要由於需求上升但供應減少,加上耕地減少所致,在這緊張的情況下,為增加收成,肥料在農業的應用將越來越重要。

風險:投機味濃風險大

投資商品要注意兩項風險,其一為商品市場的投機氣氛越來越熾熱,例如當中的期權或期貨市場,風險頗大,商品價格上落的波幅可以很大,投資者如涉獵其中,宜審慎行事。
另外,中國的宏觀調控仍是一大未明朗因素,在過往的經驗所知,當內地經濟過熱,中國政府有可能採取宏調來冷卻,如限制投資令商品需求放緩。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現時內地仍有多項大型基建,對基本金屬及能源需求仍然殷切。

大陸仍有多項大型基建,為基本金屬價格帶來支持。資料圖片

DavidSmith簡歷

‧2004年加入JF資產管理,現任太平洋地區投資部區域投資經理及澳洲市場專家
‧曾於倫敦美林投資管理任分析員
‧曾於ParadiceCooperInvestors任職投資經理
‧曾於Westpac投資管理任職表現分析員及股票分析員
‧持有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經濟學士學位,主修經濟